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青春与汗水,是他们和大桥最美的记忆

2019年07月24日

1968年12月29日,南京万人空巷。随着第一辆彩车缓缓驶过,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数十万人涌上桥头欢呼庆祝,仅挤掉的鞋子就装了两卡车。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第一辆开过大桥的彩车上,有一尊高大的毛主席塑像。(中铁大桥局四公司供图)

这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1959年动工,1968年建成通车。在当时,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争气桥”。

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国内经济也面临三年困难时期,南京长江大桥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工建设。江宽、水深、浪急、地质复杂,再加上施工技术、设施、人员经验不足,建桥面临重重困难。“有了困难就去克服”“办法总比困难多”,就是凭着这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仅仅十年,南京长江大桥就从图纸变成了现实。青春与汗水,也成了建设者们和大桥之间最美的记忆。  

 

潜水员:那个时候我们只讲奉献,不说吃苦

1964年,年仅21岁的西狱高进入大桥潜水班。

那时的潜水设备还很简陋,要想潜入江底作业,必须借助一个庞大的钢护筒。钢护筒直径3.2米,筒的周围浇上混凝土,只有这样才能对抗江水的浮力,将人送入江底。直至下到江底最深的的岩石层,不能再往下了,钢护筒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这时我们潜水员就要将厚重的钢护筒切割开,和陆上切割不同,水下切割对技术的要求就要高得多了。”西狱高记得,每次开始水下切割作业时,他们就得往空心的电焊条里插入氧气管。

 

图为潜水班工作场景。(中铁大桥局四公司供图)

简陋的设备也给潜水员的身体带来巨大考验。西狱高说:“在水下,人的细胞、内脏吸进去的是压缩空气。在减压舱减压的过程中,伤害最大的就是人的鼓膜。”鼓膜内陷也成为当时潜水员们的一个“职业病”。

装吊工:要建造高质量的南京长江大桥

1960年,水手孙阿根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到浩荡的大桥建设队伍,成为一名装吊工。
“以前架梁的吊机都是我们工人自己拼装的,不像现在,直接跟厂家买一个吊机回来就行了,那个时候都是‘自己制造’。”回忆起过去大家一起热火朝天干活的画面,孙阿根的眼里都透着光。

 

图为吊装钢梁和吊装杆件。(中铁大桥局四公司供图)

图为大桥施工现场。(中铁大桥局四公司供图)

一片梁,重十八吨,全都是靠工人们自己操作着自制的起吊机,一个一个的送到铆合工人的手里铆合。这对工人的技术有极高的要求,什么时候放?在哪里放?全部都是对工人技术和经验的考量。
孙阿根说:“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对大桥质量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南京长江大桥用的沙子是从山东菏泽运来的黄河沙,钢材是鞍山钢铁厂生产的低合金桥梁钢。在建桥过程中发展出的低合金桥梁钢和深水基础工程等技术,也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

文工团: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
1958年南京大桥局四处成立了业余文工团,谢文南、罗时芳、聂章林、张振山、王化莉先后从全国各地来到南京,成为大桥四处文工团的一员。

图为文工团成员合影。(文工团成员罗时芳供图)

文工团成员们再聚首。

“那个时候什么也不懂,到了文工团,就跟着大家一起排练。什么节目都练,有大合唱、表演唱、舞蹈、快板……我们的节目主要就是反映工地的好人好事。”罗文芳说到。
文工团平时在工班上班,做着画线工、电工、电话接线员等工作。但是当大桥建设遇到诸如桥墩抢险之类的紧急情况,他们也得顶上去帮忙。如此一来,他们也能从中获取不少灵感,通过节目的编排和演出,将桥工的生活状态真实的呈现出来。“因为好多观众根本就没有上去过,没有看到过抢险,所以节目演出来大家都很喜欢。”

图为文工团表演以大桥建设为素材创作的节目。(中铁大桥局四公司供图)

一座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背后,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建桥工人队伍。对于这些建桥人而言,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他们青春与热血的见证。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审核员:张超 王会敏 张清雅 杨兰 缪露
  • 责任编辑: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