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2025年10月18日

10月18日,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苏超半决赛落下帷幕,南京队以8:9负于泰州队。


点球结束,看台上球迷高呼“继续战斗!”成为令无数人心动的一幕。不少球迷眼含热泪,挥手致意。在泪水与汗水中,南京队全体队员与球迷互动致谢。


南京作家毕飞宇在《亲爱的足球》一文中说:“接受失败。没有永远不胜的球队,更没有永不败的足球。”


今年南京队的“苏超”之旅告一段落,江苏队,继续战斗


图片

从盛夏到金秋

热血为证,热爱永存


锐见


从盛夏的烈阳炙烤到金秋的晚风凉凉,绿茵场上的热血从未因季节转换而降温。自首场哨响至半决赛前夜,南京队踢过烈日、淋过暴雨,尝过终场哨响前绝杀破门的狂喜,也咽过拼至最后一秒憾负的不甘。绿茵场从无捷径可寻,每一场较量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苏超”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奇迹时刻。南京队的阵容里,不同的年龄与身份球员因同一份热爱汇聚。21岁的小将曹俊麟,便道出了这份热爱与生活的奇妙共生:“踢球让我保持清醒,课堂上的效率反而更高。”而36岁的戈伟则以“老将”之姿,在绿茵场续写热爱,他用奔跑与拼抢诠释着初心:“足球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方向。”足球,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是青春不灭的火,是岁月不老的梦。


图片


泰州队的逆袭之路,亦将这份热爱写得掷地有声。四分之一决赛时,他们击败徐州,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黑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靠拼搏、靠永不言弃的精神。面对半决赛,泰州队主教练周高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南京奥体是这些年轻人不曾经历过的,与胜负相比,“经历”或许更加宝贵,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就是成功。谁能想到,泰州队曾被视作“非顶尖”的队伍,苏超前半程排名一度徘徊在后半区,却凭借一粒粒精彩进球,最终闯入了决赛。全力以赴,不留遗憾——这,就是足球最美的姿态。


????_20251018231849.jpg


苏超的赛场,没有永远的强者,只有不灭的热爱。这,是绿茵场馈赠给每一位追梦者的礼物。



从场内到场外

是一城人的共鸣


锐见


如果要写苏超,就不能只写球员,要写赛前几小时就挤满看台的人潮,写他们手中挥舞的旗帜,写每一声“南京,加油”里藏着的全民期待。要写的从来不只是记分牌上简单的数字更迭,而是一座城的心跳。它从不是球员的独角戏,而是一群人、一座城的约定。


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看台上,一串数字早已记下这份热忱:60396,60817,61355……上座人数节节攀升,直至今夜,61565名观众涌入赛场,让“苏超”上座人数再度刷新。苏北“五虎”球迷齐聚南京奥体看球,高喊“谁赢都是江苏赢”;一批从田间走到聚光灯下的新农人来到“苏超”半决赛现场,他们将南京的农业发展带到了“苏超”的赛场上,亮出这片土地“最重的奖杯”!这个夜晚,他们举旗、敲鼓、呐喊,甚至热泪盈眶。


图片


回溯苏超赛场的过往碎片,这样的滚烫与温情从不鲜见。暴雨中,南京队球员们在小球童头顶搭起临时“屋檐”,守护的是未来的希望;南京VS连云港的1/4决赛上,连云港队点球落败,滕帅第一时间走向对方门将李海涛,守护的是老男孩们惺惺相惜的足球梦;每一次散场,六万多人丝滑离场,守护的是一座城市刻在细节里的文明。而在“苏超”第二现场,美食“管饱”,美酒“管够”,更是把这份热情变成了市井烟火,足球的热血正扎扎实实地化作消费的动能,让热爱有了更鲜活的载体。



这座城

与苏超一同成长


锐见


足球从不止于90分钟的鏖战。当苏超的哨声不再只回荡在体育场,当足球的热爱从看台延伸至街巷,这场联赛便早已超越了竞技体育的范畴。


“苏超”,“草根”永远有机会。东北烧烤店赞助苏超,老板娘张敬宇曾动情地感叹道:“容得下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苏超”赛场,每个平凡人,都能成为自己城市的骄傲,都能为城市的故事添上属于自己的一笔。正如著名足球解说员贺炜所说,我们为什么深爱足球这项运动,因为它不仅展现了球员们励志奋斗的故事,还寄托了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人与城市的联结,也因“苏超”变得具体而温热。它成了一张“城市体验券”,不少人为看客场比赛,在呐喊之余读懂了不同的城市基因;外地球迷赴南京观赛,亦会把足球的热血和鸭血粉丝汤的暖香一起装进记忆。有人因为这场球爱上了南京,有人因为这支队伍重新相信了坚持的意义。当你为城市的球队欢呼,为赛场的故事动容,便早已与这座城有了心的共鸣。


图片




或许多年后,当有人提起2025年的秋天,人们会笑着说:那年的我们,曾为一场球的起伏眼眶发热,为一座城的荣光由衷欢呼。足球的意义,大抵如此——它不囿于胜负,而在于唤醒我们重新出发的勇气。


失利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冲锋的起点。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夜、看台上不曾停歇的呐喊、球员眼中未熄的火焰,都将成为南京队继续前行的力量。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南京队,我们与你同行!


明年苏超赛场见!



敏锐观察 洞见前沿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杨卓琦
制图、编辑:翟小佳
主编:王辉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潘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