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呼应的是奶茶店的店员们,直呼订单“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这场嗨翻上个周末的“饮品狂欢”,其背后是7月5日晚间,阿里(淘宝闪购)、美团“神仙打架”,发放了一波外卖大额券。7月8日,京东外卖也下场,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补贴外卖。
“高端局”的结果,自然是不同凡响。
7月5日,美团单日零售订单达到1.2亿单,突破历史纪录;
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阿里、美团、京东三巨头“真金白银”砸下去,只是为抢一杯奶茶、一份午餐?资本的雄心,自然不止于此。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增速比同期网络零售高出17.89个百分点。《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30分钟送达”“闪购送一切”……即时零售,正被视为零售行业的“下一条增长曲线”,而外卖构建起来的强大即时城配体系,正可以推动即时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

此次,阿里、美团“神仙打架”,京东迅速跟进,进入巨头混战模式,猛刷“日订单量”,正是对未来即时零售市场流量入口的占位之争。
对于广大消费者和店家来说,巨头们“真金白银”的补贴,无异于一场“薅羊毛”的盛宴,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

例如,随着一大波优惠券的发放,用户下单量剧增,导致某平台“崩了”;而外卖市场也一度呈现“骑手送不过来,消费者喝不过来,商家做不过来”的局面。一些中小商家事后复盘,甚至发出“增收不增利”的无奈感叹。
竞逐即时零售这一新赛道,冲单之后的流量承接,显然更为重要。
用大额补贴甚至是“零元购”吸引而来的消费者,究竟是买完就走,还是可以转化为长期有效的“铁粉”; 广大店家是否能通过平台,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完成即时零售的商业闭环,才是真正考验巨头们的关键一环。
外卖大战,其实已经是“即时零售+电商+服务”的大消费竞争,更是“供应链能力+即时配送效率+用户体验”的系统性竞争。
正如网友所言“平台应当明白,价格战是一时的,服务提升战、安全保卫战才是主旋律。正所谓,莫要低价引人来,却让劣品驱人走。”
撰稿:黄星
编辑:翟小佳
主编:梁娜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部分素材来源:美团外卖 澎湃新闻 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