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关食堂开放,确实解决了一些游客的需求,游客不仅可以“一站式”品尝当地美食,还享受到了实惠的价格。有的地方还把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免费开放。这些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地方政府和市民游客互相信任的一场“双向奔赴”:政府机关打开大门,展现的是主动“被看见”的诚意,食堂后厨的烟火气、工作人员笑容满面的服务,都在消解着公众对“机关大院”的神秘感与疏离感;游客们对这种服务的热情,则是对这种诚意的积极回应,在重庆荣昌,游客们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打卡攻略”;在江苏东海,因套餐售罄,工作人员应急补餐,游客们纷纷点赞。这类互动,构建起政府机关与群众之间的“便民站”“连心桥”,群众自然愿意报以理解与支持。
政府食堂开放是惠民之举,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需注意,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各个环节,不能因为人多就放松要求,要确保游客吃得放心;又如服务质量问题,政府机关食堂一般来说,接待能力和承载量有限,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预案,如合理控制就餐人数、优化就餐流程、增加临时就餐区域等;同时,还要平衡好与周边商户的关系,可通过差异化经营、合理定价等方式,避免对周边餐饮市场造成过大冲击。通过系列的把关和完善,相信类似的惠民举措会越来越好。
总之,政府向公众敞开大门,让美食成为政民相亲的纽带,展现的是待客之道也是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