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围绕养老而诞生的新职业也层出不穷。近年来,我国人社部发布了多批新职业目录,其中就有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居家养老管家、安宁疗护师、助浴师等一大批养老相关职业。新职业既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也补上了民生服务的短板,因此我们欢迎“养老规划师”等新职业的到来,但在其诞生之初,必须先明确一系列问题,比如养老规划师到底规划什么?
从养老规划师证考试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养老方案设计与实施,养老资源整合与推荐,养老保险与福利政策”等内容。但从有些招聘公告的工作要求上看,却涉及保险、房产等销售相关内容,收入也与销售额挂钩。销售不说“销售岗”,冠之以“规划师”“评估师”之名,不仅老年人会被忽悠,想来求职者乍一看也不能理解该岗位的真正内容。如此做法的实质,无非是相关机构想分养老经济的一杯羹。但鱼龙混杂的行业现状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很难实现专业化。不可否认市场上确实存在专业的养老规划师,凭借专业能力,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合理的资产管理和养老模式选择,但更多的还是利用老年人的养老恐慌,对老年人进行“围猎”。让一项新的养老服务“助老”不“坑老”,除了发挥市场机制外,也需要相关部门介入,对从业者及相关机构进行监管规范,引导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至少要让从业者有准入门槛,而不是人人能干;服务内容要有专业标准,而不是随意为之;服务过程要有监管,而不能圈了钱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