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一寸山河一寸血 > 前仆后继赴国难

戴安澜

“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是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
戴安澜,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他率领先头部队开赴缅甸,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写这封家书时,他正坚守同古城。在危急关头,他对全体将士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苦战12天,日军死亡五千余人,我方牺牲1000人,200师最终以1比5的战绩创造了中日交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果,国际舆论为之震动。
撤退过程中,在缅北密林遭日军伏击,身负重伤。由于缅北密林地形复杂和连绵阴雨,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他的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距祖国仅100多公里的茅邦村,壮烈殉国。
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湘山寺前为戴安澜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毛泽东主席在延安闻讯,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吊挽:“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