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江苏南京:放大品类齐全优势 机器人赛道布局实现新突破

2025年09月29日
今年3月,第四届中国(南京)新赛道大会在南京举办,会上描绘出涵盖6大方向、28个主赛道和103个新赛道的2025年中国新赛道体系蓝图。南京市聚焦专业化新赛道发力,发布了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内的8条重点新赛道。如今,南京机器人新赛道发展成效显著,“抢占先机”的底气十足。近日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下称东博会)上,南京城市代表团携埃斯顿、天创、佗道医疗、集萃智造等一批南京机器人惊艳亮相,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南京机器人新赛道的硬核实力。

在东博会现场,一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天创机器人应急销售经理刘梦介绍道:“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在一些应急救援和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景,代替像消防人员。我们其实是想借东盟(博览会)这样一个大的平台,能够把我们天创品牌这些比较好的产品推到海外的平台。”
今年以来,南京机器人新赛道全面发力,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工业机器人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埃斯顿连续两个季度位列中国机器人市场第一,并助力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提升至55.3%。上半年,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93万套,同比增长30.4%。

埃斯顿自动化总裁助理李文龙介绍:“上半年整体的份额也是持续地保持中国市场第一,上半年度,我们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是超过了10%。在德国Automatica展上,我们也推出了一吨的超重载机器人。埃斯顿还将继续打造高端应用壁垒,计划发布更高负载等级的重载工业机器人,以及在喷涂防爆工业机器人专项产品上有所布局,计划应用于汽车制造中焊接、装配、喷涂等关键环节。”


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体系丰富多样,并实现了若干全球首创。天创的巡检机器人成为“全球销冠”,集萃智造咖啡机器人远销34个国家和地区,销量实现4 - 5倍增长,佗道医疗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新增装机量全国前二,霞智科技商用清洁机器人海外销量6.8倍跃升。

天创机器人产品创新部总监诸德伟说:“目前天创的特种机器人累计出货量已经超5000台,稳稳地居于全球首位这样一个地位。”

霞智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范晶晶表示:“目前我们国内和国外的占比情况是四比六,尤其是海外,我们今年的业务量实现了一个突破式的进展,基于去年同期增长了六倍。”

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南京已基本实现覆盖。因克斯承担了2025年世界机器人运动会60%参赛机器人的关键模组,工艺装备的丝杠、南传智能的RV减速器等,南京已拥有一批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减速器、丝杠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

人形机器人布局方面,南京也实现了新突破。埃斯顿酷卓今年6月发布的第二代产品Codroid 02已获得几十台的首批订单,亿嘉和人形机器人RK100九月份开始在省人医等一线医院试用,天创电子的全球首款“天魁一号”填补了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复杂场景应用的空白,华夏机器人的仿生机器人已实现交互、导览等应用。


今年3月,南京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积极整合联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推动开展技术合作和产业协同。围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专题开展供需对接,加强企业引育和服务,全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佗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程敏表示:“机器人攻坚办一直在帮我们,一方面是对接政府的一些专项支持政策,对我们企业能够享受的,跟我们去做一些信息的同步沟通。第二个层面是在积极地帮我们在对接应用场景的一些落地,从而去收集到临床反馈之后,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迭代产品。”

今年,南京还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编制了《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培育5家以上拥有整机量产能力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引育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企业150家以上;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50项以上;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和联合体,加快构建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平指出:“接下来最大的一个卡点其实是数据,包括一些数据标准、训练场数据采集。所以埃斯顿的客户群体的网络应该是全国最丰富的,我们会结合跟我们的客户把这个数据飞轮真正闭环起来,尽可能地把数量级的整机部署到客户的现场,最高质量的所谓整机数据才可以被源源不断地积累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已形成整机、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等机器人相关企业近200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约20%,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44.2%。

南京在机器人新赛道上的发展势头强劲,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企业的不断创新,南京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