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江苏南京:多领域创新成果亮相 加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5年09月12日
 9月11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开幕,大会现场发布最新成果4100多项、技术需求3600多项,32个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在会上进行签约。今年大会上还首次发布了2025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研究报告,其中江苏21家企业入选,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

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为主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300多家境内外高校院所、科创机构参会,150多家企业现场对接交流。
“8月29号我们世和基因的‘世和一号®’高通量测序试剂盒作为全中国第一款获得FDA批准的试剂盒在美国上市了,这次我们带来的产品,也希望能跟很多的国内外同行有些交流。同时我们也带来一些需求,我们对于我们整个检测过程当中上游的磁株和酶的这样一个生产,希望与高校有一个对接合作。”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阳在参会现场说。
在开幕会上,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首次发布2025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研究报告,共遴选出80家具备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早期创业企业,其中江苏21家,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埃斯顿酷卓、中安半导体设备、科默生物医药、迈诺威医药科技等7家宁企入围。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说,江苏能够取得这样好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三点,第一是江苏包括南京为代表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实力比较强,其次江苏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产学研合作,吸引了很多国内包括海外的企业家到江苏来创业,第三则是因为江苏的产业实力比较雄厚,对科创企业来说有市场有需求,对他们也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高校院所的“硬成果”和科技企业的“真需求”释放出来,吸引更多人才团队到江苏开展合作。自2023年以来,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年,成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贯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南京大学教授谭海仁就是这样一位产学研融合贯通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立公司,聚焦钙钛矿光伏技术研发,7次打破该领域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其公司也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我本人来说,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是一定要有一个跨学科协同创新的能力,但是光具备科技能力还不够,然后还要能洞察市场的需求。我觉得本次的大会确实给我们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比如说目前我们公司所从事的钙钛矿光伏产业化,实际上还是面临三大技术难题,我们也是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大会,有广大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寻找技术的一个合作。”谭海仁说。
此次大会还首次设置3000多平方米的对接洽谈区,聚焦国际国内产学研合作对接,举办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对接、高新区新质转型行动暨“双高协同”创新发展、港澳产学研对接、科技金融对接服务等4个专场活动。同时,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主题,举办10场技术路演活动。
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副研究员刘泽宁说:“确定性无线接入系统是6G的核心愿景和工业生产当中的关键诉求之一,我们希望有很多行业合作伙伴,能和我们一起探索6G在行业当中前沿的应用。”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老师邱春龙带来了一款飞行汽车,他介绍说:“未来能面向真实的城市交通场景,能在地面上跑,也能在空中飞。我们希望在今天能和一些潜在的客户,比如供应商、终端的使用客户,达成一些项目上的合作。”
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知客表示:“在这个场合下,我们也见到了很多新技术,我们也希望与这些技术合作,让我们能够有更广阔的平台可以施展。”
据了解,近年来,江苏产学研用贯通创新成效显著,两年多来一批科技成果落地,举办各级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3000多场次,达成合作项目13,000余项,投资额1,260亿元。去年与中科院方面合作项目营收达到1,545亿元,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江苏继续位居第二。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潘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