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南京唯一入选项目。
在浦口高新区南京低空服务管理平台的展示大厅中,一个精细还原的立体“城市地图”跃然屏上——整座城市仿佛被等比例放进“电子沙盘”。通过实景三维技术,浦口区的地物要素、建筑高度、地理信息等均可被精准测量。
“咱们平台的核心是‘实景三维 + 空域信息数字化’底座,比传统二维数据多了高度信息,能更真实还原地面情况。”南京智慧航空研究院行业拓展部副部长沙鹏介绍,该平台在功能上实现全流程覆盖:飞行前可规划空域与航线,飞行中能实时判断无人机与障碍物、无人机与无人机的间隔并发出预警告警,飞行后还可进行风险评估,“未来结合5G和AI技术,能让无人机更智能,还将拓展物流、旅游等更多应用场景。”
2024年,浦口区成功入选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名单,是南京市低空经济领域唯一试点地区。如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给无人机用上导航,成了关键一环。就像开车离不开导航地图一样,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运行,也高度依赖精准的地理信息。此次入选的《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案例,正是在数字世界中,构建起城市的“三维镜像”。目前,浦口区已划定4片无人机适飞空域,总面积达630平方公里,占全市约30%。
“实景三维就像无人机的‘立体导航图’,既能帮助规划安全快速的航线,还能辅助通用机场、基站等设施的选址。”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调查测绘科科长曹广栋表示,平台将空域划分为多层级网格单元,集成多类信息,让空域实现可量化、可调度,“通过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和实景三维模型,能为飞行器自动规划无冲突航线;同时,这项技术补全了建筑外观、高度数据,可实时预测飞行器状态,对碰撞、禁飞区入侵等风险进行预警,切实保障飞行安全。”
如今,浦口区已在跨江物流、血液运输、环境监测、河道污染识别等20多个领域实现应用落地,规划特色航线50余条,累计飞行里程突破120万公里。数据显示,相比传统方式,血液运输效率提升50%,跨江物流效率提升80%。
“一般1平方千米的1:500地形图测绘,以前人工作业需要6天,现在通过无人机测绘2天就能完成,且精度可达厘米级,能清晰看清车牌、台阶,就连人力难以抵达的陡坡、水塘,无人机也能轻松完成测绘。”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主任胡春霞介绍,借助无人机飞行平台,航线审批时间从2天缩短至0.5天,“空域申请也无需对接多个部门,一步就能搞定,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案例的空域信息数字化关键技术,已被纳入民航行业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要求第1部分:编码及使用规则(征求意见稿)》。相关成果已在深圳、苏州、扬州、芜湖等十多个城市推广应用,助力我国低空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