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南京江心洲:从泥洲到生态科技岛

2025年08月15日
8月13日,央视新闻频道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特别报道《千秋画卷》”中聚焦南京,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生动实践。​
南京作为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的首站,拥有广阔的流域面积和漫长的岸线。南京的江心洲,这座由长江冲积而成的沙洲岛,位于南京主城区,曾经以农业生产为主,如今已成功转型为现代化的生态科技岛,实现了从泥洲到生态科技岛的华丽蜕变。《千秋画卷》特别报道亦通过镜头,带观众走进江心洲,见证这座小岛的独特活力。
曾经的江心洲,是一片农业为主的区域,产业结构单一。而如今,位于江心洲的南京E体育公园上个月刚刚开业,尽管开业时间不长,却已凭借超高人气跻身南京网红打卡地之列。在今年年初,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闲置地块,杂草丛生,地面坑洼不平。当地通过对城市闲置边角地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仅仅半年时间,就将其打造成了深受市民喜爱的公共空间。​
江心洲不仅充满运动活力,更有着满眼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全岛70%的土地被绿植覆盖,55%为生态保护用地。这里堪称天然的生物乐园,据记录,岛上有约58种野生鸟类和近千种野生植物。近年来,江豚数量呈增长态势,常年活跃在这一区域的江豚多达六七十头。
在这片坚实的生态绿色基底之上,科技活力也在蓬勃迸发。在江苏省首批零碳园区江岛智立方,无人驾驶巴士在智慧道路上有序运行,无人机在空中执行物流监测任务,低空经济为这座岛屿注入了全新活力。​
央视记者通过一个小实验,直观展示了江心洲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功能。洒水车模拟降雨时,地面水流迅速渗入地下,积水快速减少。这得益于道路透水铺装强大的吸水能力,就如同脚下有一块超级大海绵在高效运作。在江心洲,雨水可通过科学规划的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渗水路面等设施,实现自然下渗、净化和储存。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何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