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维通信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上持续发力,3年内实现了从“初创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三级跳,2025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跨越增长。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永康介绍:“2025年上半年公司表现相对稳健,累计签约额1.4亿左右,有大概15%的增长。我们主要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每年大概会推出1 - 2套明星产品持续推向市场。”
控维通信的成长是南京航空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底,由南京市牵头的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入围“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挺进南京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进入2025年,南京航空航天产业继续高歌猛进,应用场景从商用到民用不断拓展。其中,低空经济作为航空航天产业的新兴赛道,让南京的一批民营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迈优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为例,自2021年成立以来,该公司深耕无人机领域,凭借自研的双系留技术,将无人机续航从30分钟大幅提升至24小时。察觉到无人机广阔的应用前景后,迈优威转型为民用高空清洗无人机。进入2025年,其业务不断扩张。迈优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牧之说:“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高空清洗无人机覆盖了国内外各种市场,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40%,和去年同期的营收相比获得了数倍增长。我们做到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其中高空清洗无人机的系统芯片由南京本地供应,零部件产业链在南京本地实现了深度整合。”
2025年,南京打造“天空之城”的步伐不断加快。在2025年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工作推进大会上,一系列新产品和创新举措相继发布。低空气象服务平台等系列产品亮相,推进共建低空飞行器制造共享工厂,“南京工业级无人机创新实验室”“南京低空安全企业联盟”等创新机构相继成立。
同时,南京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方位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建立30亿元规模的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建成国内首个集“感、传、算、控”为一体的试验区低空智联网和低空服务管理平台,推动成立南京空地数智基金等。从低空到太空、从民用到商用、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南京正全方位建立起航空航天产业链条。
王牧之感慨道:“南京有丰富的高校资源,市政府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帮助我们在产业内实现资源整合,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我们的系统和服务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下,南京航空航天产业正振翅高飞,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