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江苏南京:A级优等生的城市改造日记

2025年08月11日
当老牌超市摇身一变成为潮流商区,当古玩市场邂逅艺术市集,南京的城市更新不仅提升了老城品质,更开启了市民向往的“新”生活。今年,南京计划实施62个城市更新项目,全方位提升城市面貌、功能和品质。跟着记者一起来探索南京城市更新工作获国家最高等级评价的创新实践。

在街头随机采访中,当被问到“希望这里变成什么”时,年轻人期待这里是网红打卡地,老人则希望能方便买菜。如今,这些心愿正逐步实现。
走进水木秦淮,曾经的古玩市场如今已蝶变为艺术潮玩街区。这里处处弥漫着文艺气息,从独具特色的艺术装置到充满创意的店铺改造,每一处都彰显着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一位店主或摊主兴奋地说:“这里处处都有文艺的气息,像那个用废旧金属打造的艺术雕塑,特别吸引人。我们的生意也很好,人气超高。”年轻市民也纷纷点赞:“以前这里很冷清,现在改造以后经常有艺术展,非常热闹,而且很出片,我和闺蜜经常来打卡,还可以顺便逛展览、逛市集。”

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显示,南京等4个城市获得最高等级“A级”,成为全国15个试点城市中的“优等生”。南京的解题思路清晰,政府先当“城市医生”,对城市进行精准诊断和更新。
水木秦淮紧邻外秦淮河、明城墙,周边还有南京艺术学院等文化地标,艺术文化资源丰富密集,这是街区最大的辨识度。然而,曾经的“水木秦淮”存在动线设计不畅、近水不亲水等问题。此次更新后,1.2公里滨水步道让市民“走得通”,27处休憩点让老人“坐得下”,300场活动让年轻人“有的玩”。水木秦淮负责人介绍:“我们充分利用周边的文化资源,打造了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街区,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鼓楼区联合南艺、南京旅游集团,三方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依托1.2公里长的滨水岸线,通过存量用地更新,将7万公顷工业遗留带转型为滨水文旅综合体。如今,这里日均客流可突破9000人次,带动片区年经济效益超亿元。

乐福里项目则是市场主导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这里曾经是大桥家乐福,1999年开业时堪称南京第一家“洋超市”,承载着很多南京人的集体回忆,可惜2023年正式关闭。如今,乐福里华丽转身,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面前。
开业第一天,乐福里的河马NB店顾客盈门。一位购物市民感慨道:“原先这地方是家乐福大超市,后来关门了。现在开了盒马,刚才逛一圈,没想到东西便宜,品质还好。整体环境也提升了,看到一楼很多商家在装修,门口的广场也做了升级,有了大变样。”
乐福里项目总介绍,此次曼度在乐福里项目的改造,是以国企发起、政府引导、民企投入资金改造、运营,全程遵循市场化推进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经过团队的前期可研论证,曼度乐福里定位为社区商业,以“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内外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在空间改造、业态提升上为周边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便民措施。“大家看这个品牌墙,盒马NB、达美乐……每个入驻品牌都经过精准测算,就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项目总说道。

分屏对比水木秦淮与乐福里,左侧飘过“政府主导公共效益”,右侧飘过“市场运作商业活力”,最终合为“城市更新”四个大字。自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以来,南京用48个项目、35个片区、60个街角客厅,交出了一份“更新”答卷。住建部点赞的4项经验,正在让“南京探索”走向全国。

在秦淮河边,背后新旧不同建筑交相辉映,主持人感慨道:“你看,更新从不是把老房子变没,而是让它们‘会说话’。政府画好民生底色,市场添上活力亮色,南京的城市更新之路正越走越宽,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