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江苏南京:“机器人之城”加速崛起 上半年全市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4.2%

2025年08月08日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核心创新资源优势,近年来,南京在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构筑起扎实基础和完善链条。今年1-6月,全市工业机器人产业产量增长44.2%,产业链上下游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龙头引领,是南京机器人产业的一大特征。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排名前二的国产品牌埃斯顿、汇川技术,均在南京深度布局。其中,“国产一哥”南京埃斯顿已连续7年稳居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今年一季度,南京企业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近20%.

 

埃斯顿自动化总裁助理李文龙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埃斯顿首次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第一名,整个上半年份额持续保持国内市场第一,上半年度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超过10%。从新产品新业务来说,在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上,埃斯顿的子公司埃斯顿酷卓科技发布了酷卓二代人形机器人,在德国Automatica展会上我们还推出了1吨(负载)的超重载机器人。”

 

这家龙头企业还在不断释放“链主效应”。在高淳成立的智能科技公司,从事新能源领域的装备制造,上半年有9条产线全力运转。埃斯顿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监诸荣辉表示:“今年以来,我们总共交付了20多条产线,总产值达3.2亿。当前在手订单有2个多亿,计划已排到今年8月份。目前我们主要围绕新能源电池线、电驱电控线、压铸一体化设备三大产线深耕,争取今年在产值和利润方面做到翻番。”

 

此外,企业还与所在江宁开发区联合实施“双百亿”行动,目标是到2030年,埃斯顿营收破100亿元,并围绕其形成产业链条完善的百亿级生态圈。

 

 

南京机器人产业还在加强前瞻布局,冲刺更高技术门槛。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发布《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将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提升至100亿元,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之城”。

 

在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带”着机器人练走路。这家企业在2025年业绩快速增长,其生产的协作机器人、智能便携式焊接机器人、智送一体咖啡机器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生活服务、农业等多个领域,产品远销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研发的新产品焊接版协作机器人自6月28日正式发售以来,海内外已收到700台订单。

 

 

江苏集萃智造市场营销中心副总监冯智华说:“2025年上半年业绩比2024年实现翻倍。下半年随着国内订单的发力,2025年以后可能比2024年实现大概四到五倍的快速增长。上半年我们主要在一些重点欧洲市场实现了突破,下半年可能会在北美和南美市场继续发力。在国内下半年有将近2000多台的咖啡机器人订单要交付,同时,会有一个人形机器人的对接项目,大概接近百台的订单,所以我们对2025年充满信心。”


从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再到系统集成应用,南京在机器人领域集聚研发和生产企业近百家,基本形成全链条产业体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纳统的163家企业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年度目标的51.1%;其中,江宁开发区、江北新区、南京开发区、雨花台区、麒麟科创园、溧水区等六大主要集聚区规模占全市总规模的85%。南京市还发布南京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能力清单61个和机会清单546个,已助推南京市机器人整机企业在文旅、金融、政务、教育等多维场景下形成近40台(套)超1000万元意向订单。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杨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