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江苏南京:高温下的坚守 南信大团队破解农田生态密码

2025年08月07日
暑期高温持续,南京市科研工作者坚守科研一线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变化生态效应团队师生顶烈日、冒酷暑,在实验室与野外试验田之间来回奔波,持续探究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的影响机制,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当前正值水稻关键生育期,原位气体、土壤、植株等样本蕴含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在野外试验田,团队成员凌晨五点便开始样品采集的准备工作。他们身穿防晒服、脚踩胶鞋,在泥泞的水稻田中穿梭,仔细采集各项数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变化生态效应团队硕士研究生杜一鸣介绍:“因为我们的处理布设场地不同,为确保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各处理点相距较远。采完一个点,就得立刻赶往下一个点进行采集。”
野外采集工作结束后,团队成员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实验室,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细致分析,力求第一时间获取有效数据。据悉,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席教授冯兆忠的带领下,该团队于2020年搭建了研究环境变化生态效应的野外观测试验平台。平台从最初的几位老师,逐步发展为如今拥有80名左右师生的科研团队。他们合力研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多因子对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复合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平台运行至今,团队已连续记录了5年稻麦系统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多因子的响应特征,并逐步理清了关键过程的响应机制。团队成员表示,由于每年气候条件存在差异,科研数据也呈现出年际变化,因此,探究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对农田生态的影响机制将是一项长期的科研任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变化生态效应团队教授纪洋表示:“我们期望在明确影响的方向、强度和机理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双碳’背景的大政策,为农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农田管理措施,筛选出更为优良的方案,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南京市科研团队在高温下的坚守与付出,不仅是对科学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积极响应。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田野。未来,这支团队将继续在农田生态领域深耕细作,不断突破科研难题,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南京智慧和力量。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