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脑机接口产业新赛道,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充足的要素保障。7月22日上午,在南京举行的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期间,一系列行动方案与政策措施发布。
大会现场,由南京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联合拟定的《南京市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发布。行动方案提出将把南京打造成为脑机接口创新研发高地、成果转化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并分别明确2027年和2030年发展目标。到2027年,完成5款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2到3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应用;到2030年,推动10款产品进行审评审批,5到8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应用。
南京市科技局局长赵成军表示:“南京从前沿技术应用突破、功能转化平台打造、应用场景建设推广等六个方面,部署了15项重点任务,建立了4项保障措施。到2027年实现模式、传感器、芯片、算法、系统集成等五大方面的技术,引育20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强化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共性技术创新产业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类平台建设。”
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研发与临床实践的双向协作,为此,江苏省人民医院联合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牵头牵头东南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与行业代表性企业,联合组建了江苏省脑机接口共性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今年初,该平台获得2025年度国家发改委第一批“两重项目”。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刘云介绍道:“我们这个项目不同于全国其他项目,主要是以临床为引领,从临床发现问题来带动产业研发,研发的成果又转化到临床。”

立足未来产业特点,南京积极统筹产业链条和空间布局。鼓楼区联合中国电科14所,打造江苏(南京)脑机智能科技创新园;栖霞区依托国家两重项目打造江苏脑机接口创新产业园。大会现场,鼓楼区发布了关于发展脑机接口产业的若干举措,从推动项目落地、助力企业成长、鼓励技术创新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支持和奖励措施。
鼓楼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郁健说道:“我们将致力于集聚脑机接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技术研发到产品转化再到产业化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