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作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管理单位,南京金线金箔总厂迎来了70周年生日。南京金箔的发展,也被延伸至金箔化妆品、金箔日用品等多元文创产品中,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管理单位。走入厂区内,工人们正在进行着金箔加工,一挑一拨一吹,动作尽显优雅娴熟。据了解,这里的金箔生产仍然延用了古时传下的制作工序,将黄金经过化条、拍叶、落开子、炕炕、做捻子、打箔、出具、切箔等十二道工序精细加工,最终的成品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副厂长夏明功表示:“第一次捶打,大概打1万多锤,打出来的规格,大概在9厘米左右的直径,再装到乌金纸里第二次捶打。2个人作业,一个上锤,一个下锤,要打2万多锤。整个打磨过程要3万多锤,才能把金箔打到极致,可以达到0.1微米。”
在金箔制作中,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乌金纸堪称关键材料,它巧妙融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现代科技,不仅让金箔更加轻薄,还使出箔率提高了30%。在乌金纸的加持下,1克黄金经过万锤锻制,可锤打成约0.5至0.6平方米大小的金箔,100张金箔堆在一起还不到0.1毫米高。目前,乌金纸的配方和工艺已被列为国家级民族技艺保密产品。
一锤一打中,南京金箔已悄然成为中国最大的金箔生产基地,世界五大金箔生产中心之一。目前,南京金箔年产量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0%,占国内年总产量的 90%,从建筑设计、医药保健到文化事业,各个领域都可见到用金箔烙印的“南京制造”。同时,南京金箔还研发出更多“金箔+”系列文创产品,例如“金箔+服饰”“金箔+日用品”等,不断拓展金箔的应用边界。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副厂长夏明功表示:“我们从传袭班的开设和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在我们守正传承的同时,也不忘创新,我们研发了葫芦贴金、金箔画,包括现代中医药上的使用,包括化妆品、金箔面膜、金箔保湿水。如果我们在传承的同时,做好产品创新,我相信金箔会有重大贡献和突出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