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通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公司自主研制的400公斤推力级高端涡喷发动机正在进行点火运转实验。据了解,该发动机转速最高可达4万转,接近大型航空发动机的3倍。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不仅可以为高速无人机提供动力,还能更广泛地应用于民用低空经济领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融通航发自2022年成立起,就锚定了小型航空发动机赛道,数年研发投入超千万元,如今已拥有涡轮、活塞两大系列数十款产品,成为国内微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产品型谱最全、应用最多的企业之一。
融通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控制中心经理吴斌表示:“我们关注小型领域历史是比较久的,有二十年的持续追踪。我们的发动机能够在极寒、缺氧的环境中运行,参数在国内是领先的。我们也是秉持产品+服务的形式,相当于提供了一整套的动力系统,才能让市场走得更宽,这应该算是一个转型。”
商业航空也是南京市积极布局的新赛道。目前,南京市已围绕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设备等全产业链,培育了一批代表性企业。在江宁区的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各式各样的卫星通信终端设备陈列开来,整机高度从四五十公分至四五十毫米不等,比传统相控阵设备重量降低80%、功耗降低70%。
南京控维通信研发中心总监朱邦兵介绍:“我们从地面的卫星通信系统到终端,全产业链都做。以前大家对卫星通信装备的印象都是军用,比如几十公斤重,拿到之后只能做专用的设备。后面我们把它做得更小,它可以变成一个小平板,甚至可以变成车顶上的玻璃,看起来是块玻璃,其实是块天线,这样就能更融入大家的生活,我们就真正能从to B的行业变成to C的行业。”
控维通信正进一步与新能源汽车领域、低空经济领域合作,推进自动驾驶车卫星联网、无人机无界操控等场景的实现。
同时,南京市还在发力培育“低空经济”赛道,目前已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主要企业近300家,基本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作为民航空管龙头的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结合既有空管经验,整合空域信息、气象数据等多模态信息,打造了“天牧”系列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率先在江苏省建成国内首个省级低空平台,并与北京、上海、重庆等20余省市达成战略合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空管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丁辉表示:“我们已经打造了‘天牧’系列的产品,包括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低空空域航空航线的规划仿真工具,以及低空起降场的保障工具和低空运营服务的保障平台。在南京市的平台建设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千万级的项目支持。金额其实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在于打造成全国的标杆,让我们专业的人员来干专业的事情。南京市还帮助我们向南京都市圈的相应城市以及周边的城市和合作单位进行产品的推介和市场的推广,这也是南京市对本土企业的支持。”
地面上,地面终端不断突破核心技术;低空中,无人机在农业、医疗等多领域释放潜力;太空里,越来越多的南京力量参与国家队与民企的建设。南京市在航空航天产业上的“优势牌”明显:目前拥有多个与航空专业相关联的高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技术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累计拥有航空航天两院院士12名。
去年以来,南京市先后出台《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南京市培育发展商业航天产业行动计划》等,以实际行动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厚植良好的土壤和环境。朱邦兵表示:“像我们这种企业,研发投入其实是很高的。这一两年,南京市、省政府和工信部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有近千万了,帮助还是挺大的。”吴斌也说:“依赖于南京这样一个地方,周边高校比较多,人才密度大。我们把企业的痛点和技术点转给高校去做,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解决我们企业产品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