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南京重点打造的创新性产业集群之一。2024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营收超2100亿元,增幅5%。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位于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的世和基因是一家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创独角兽企业,企业致力于为癌症患者“绘制”出基因图谱,并结合临床证据,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世和基因在创新医疗器械诊断试剂领域屡创佳绩。比如,企业自主研发的“世和一号”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MB检测试剂盒,作为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企业自主研发的多癌种早筛产品“鹰眼CanScan”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世和基因早筛医学部总监杨珊珊博士表示:“世和鹰眼通过AI算法 全面分析基因组学层面多维度数据,可实现一管血筛查九种高发肿瘤,并精准溯源肿瘤信号来源器官。相较于传统筛查方法,鹰眼不仅覆盖了目前尚无标准筛查方法的癌种,如胰腺癌,还显著提高了早期癌症筛查的性能,该产品已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和欧盟CE认证。”
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生机,从1类创新药的获批数量也可见一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有40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南京企业拿下3席,年初,宁企江苏奥赛康药业研发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又拿下2025年全省首个1类创新药。
创新药研发企业——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就有12款创新候选药物组成的差异化管线,其中6款已成功进入临床阶段,4款主要产品处于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候选药物之列。
维立志博资深副总裁 首席科学官凌虹说道:“最靠近就是接近上市阶段的一个药物是我们的代号叫LBL-024,它是一个以免疫调控为基础和出发点的这样一个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在中国和美国的监管当局 已经获得孤儿药和突破性治疗的创新药这样的一个界定。这个药在去年的时候 也经过中国的药审当局获得进入关键性临床,或者也叫注册性临床实验阶段的这样一个药物。它在目前的临床数据来看,它在一部分的特别恶性的肿瘤上,特别是在比方说神经内分泌癌上面,获得了非常好的一个临床疗效。”
近年来,南京生物医企百花齐放:金斯瑞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供应商之一;诺唯赞成为国内酶制剂领域的头部企业;驯鹿生物、传奇生物研发的CAR-T产品先后获批,占全国获批CAR-T产品的三分之一……产业“向新”“向上”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和政策助力。
近年来,南京组建了由19个部门、14个板块组成的生物医药产业工作专班,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和服务保障的方式精准施策;先后出台《生命健康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南京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政策文件,在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审批审评、人才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南京组建20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领域,对临床Ⅲ期数据积极或即将进入商业化的研发项目、具备技术转化价值的优质人才、龙头企业并购重组等给予重点支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去年底,教育部与江苏省签约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在江北新区揭牌,目前已收集全国高校近千余项科技成果,23项成果落地转化。日前,规模约5亿元的江苏首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也已成立,即将投入运营。
世和基因早筛医学部总监杨珊珊博士表示:“南京科教资源丰富,这让我们能够与本地的高校紧密合作,建立起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并培养了一批覆盖肿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为公司的创新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南京的营商环境也非常适合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以世和一号试剂盒创新获批为例,企业不仅享受到了省级财政660万元‘免申即享免申即享’奖励,更通过入选省级重点推广应用‘双新双新’目录,快速打开临床应用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