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南京全市各大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乡村旅游点持续火热,一系列年味足、有特色的文旅产品,吸引众多游客选择“在南京过大年”。昨晚,南京市文旅局发布数据,经综合测算,1月28日—2月4日全市接待游客16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1亿元,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同期分别上涨9.2%和7.3%,其中外地游客超七成。
哪些景区是春节“顶流”?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我市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891.7万人次;文博场馆接待游客量70.3万人次;75家乡村旅游监测点接待游客量105.8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前五的景区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玄武湖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红山森林动物园。
记者年初七在钟山风景区看到,前来梅花山踏青赏梅的游客络绎不绝。经过一场春雨的润泽,眼下梅花山的“单瓣早白”“江南宫粉”“早玉蝶”等早花梅品种均已进入观赏期。在梅花山、梅花谷沿途都能探寻到梅林中已经绽放的植株。
长春游客包女士表示:“梅花山感觉真的是与众不同的。听我同学说前几天花没有开,非常幸运的,今天我们到这里来了之后花都开了,感觉赏心悦目,还有而且有各色的梅花,我们感觉让我们大开眼界,因为北方人也没见过梅花,头一次看见梅花感觉太好看了。”
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景园容处工程师陈安冉表示:“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就是我们梅花山上很著名的情人梅,它是淡妆宫粉这个品种的,然后它目前来说已经进入了最佳观赏期,它造型是两棵树紧紧的相偎在一起,就好像一对情人一样。今年预期来说大概是在2月中旬左右,梅花山会整体进入一个观赏期,像我们比较有代表性的叫南京红等等这些梅花也会逐渐进入观赏期。”
这个春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福”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新春祈福活动。游客可以在击鼓声中,迎福、纳福;在写着百种“福”字的“百福墙”上“祈福愿、得福气”;或是过福门、遥铃铛,许下新年新愿望。
游客张先生表示:“敲铃铛,希望小孩平平安安的。”
“摸摸牛头,万事不愁”,民间传统祈福项目——摸牛头,也是牛首山景区每年都会开展的活动。
游客夏先生表示:“特意春节过来摸牛首,希望新的一年鸿运当头,牛气冲天。”
据了解,牛首山景区假期前七天游客接待量共达3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针对假期游客的大幅增加,景区加大服务力度,保障游客舒适有序游玩。
南京天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坤表示:“除了我们牛首山自己的接驳车之外,我们也和江宁公交集团对接,每天我们保证运输游客的游览车辆,每天都有70辆左右的车辆,尽可能保障游客们的通行。祝我们的广大游客和市民朋友们蛇年大吉、万事如意、一念牛首、 愿生欢喜。”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南京市还组织各类非遗民俗互动体验活动27项140多场,让蛇年春节更有“烟火气、文化味”。市民游客纷纷前往夫子庙、白鹭洲赏秦淮灯彩;在玄武湖景区,体验舞龙舞狮;在民俗博物馆馆,观赏用南京绒花、云锦、剪纸等各种非遗技艺制作的灵蛇工艺品。
南京市民匡女士表示:“像这样的灯彩,每年都会人山人海。然后像晚上的时候,那边的那个展示小朋友都会带他们去看,因为这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市民葛女士表示:“感觉把蛇文化结合到非遗里面,比较有新意。”
以“美丽乡村过大年”为主题,今年,市文旅部门还联合各区开展乡村旅游特色节庆活动近百场。春节假期,我市乡村旅游客流同比增长12.4%,其中2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增长43.8%。江宁汤山、高淳东坝等热门区域的精品民宿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数据显示,正月初一到初六,南京市登记住宿酒店平均入住率达79.4%,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达87.7%。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也在这个春节来到南京。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境外游客2.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同期上涨28.7%。在携程平台上,南京市入境游订单量也同比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