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揭晓,南京市雨花台区“聚焦‘一老一小’探索普惠性‘双托双进’模式”、溧水区“深化‘警网高效融合’改革”等6个案例入选。
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发布名单从30个省(区、市)各级改革部门推荐的2000多个改革案例中,经过专家组多轮次论证推出,反映出各地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用科学方法推进改革系统工程。其中,南京“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入选年度30大市域改革案例;雨花台区“聚焦‘一老一小’探索普惠性‘双托双进’模式”、溧水区“深化‘警网高效融合’改革”入选年度30大县域改革案例;南瑞集团、苏豪控股集团、世和基因3家企业的经验做法入选年度30大企业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案例。
近年来,雨花台区深入开展“人口人才计划”,全面推进“双托双进”,即托老、托幼,进社区、进园区,让“一老一小”群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公共服务。在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菊花里社区,幼儿、青少年及老年群体,各自拥有独立且温馨的活动场所。社区以“全生命周期”为服务理念,一楼设置了幼儿活动室、母婴室、儿童卫生间,并开放了全区首家社区级儿童普惠式托育点,帮助辖区内双职工家庭解决“带娃难”的问题。二楼的科普教室、图书角,让青少年们有了聚会的“小天地”。社区旁几十平米的绿地,也是由十几名孩子化身“一米设计师”,把原本的荒地改造成了小花园。
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菊花里社区党委副书记孔晓曼介绍说:“以我们的社区老支书牵手我们的‘小雏菊’,共同打造了我们的这个‘一米看世界’。 我们的童话王国也布置种子科普区、昆虫之家和小鸟之家”这样的区域。”
社区三楼则是一家由专业机构运营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智慧养老、医疗诊治、助餐等,让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方位的养老服务。
社区居民孙源喜说:“每天上午到9点多钟以后,我们就过来这个在这里玩一玩,到了吃饭的时间,有时候就在这里吃饭,吃得也放心,价格也比较合理。”
本次入选的溧水区“深化‘警网高效融合’改革”则通过织密“警格+网格”的联动工作网络,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日,溧水区永阳街道通济街社区联合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对辖区“三合一”场所开展了整治行动。通济街社区网格志愿者在淮源街巡查时,发现一家商铺存在开铺住人的现象,随即报告给社区网格员谢超,谢超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向片区基层执法站“吹哨”。社区网格员、民警以及城管、消防队员先后到达现场,针对“违规住人”的情况,消防队员立即向商铺负责人进行反馈,说明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完成整改。
溧水区永阳街道通济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郭晓娟表示:“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织密‘警格+网格联动工作网络’,充分发挥警网融合团队效能,依托片区大党委创新通济街网格课堂,赋能网格员志愿者,激励更多群众力量,参与到我们社区治理中来,推进‘溧警图治’,推动基层治理这辆马车行稳致远,打造平安社区。”
溧水区构建“1834”“警网融合”工作体系,由该区委政法委牵头、“8”个镇街政法网格员中队、“3”类(为企业、为村社、为高校)服务小分队、“4”家区内政法单位力量,推进政法服务持续下沉前伸,打造“溧警图治”警网融合品牌。依托警网融合机制,社区网格与公安、城管、消防等多部门紧密合作、协同发力,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力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