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江苏南京:小剧场大舞台 塑造城市文化品格

2024年12月26日
近日,《小剧场大舞台 塑造城市文化品格——南京市以公益性小剧场赋能城市建设》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南京小剧场建设有何特色亮点、创新做法、突出成效?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全书共16个专题45个案例,南京入选的是《小剧场大舞台 塑造城市文化品格——南京市以公益性小剧场赋能城市建设》。南京把公益性小剧场建设,作为服务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在增加小剧场数量、提升专业水平、创作文艺精品、丰富演出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探索出一条公益性小剧场建设的特色之路。
位于新街口商圈1913街区内的南京国民小剧场,始建于1913年。如今,改建后的国民小剧场,不仅保留了百年前建筑风格,还打造了市区内难得的专业镜框式舞台精品小剧场。同时,通过充分挖掘街区特色,推出多项原创剧目,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戏”。
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在小剧场观影的体验感非常好。小剧场空间不大,充分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舞台和观众的座位距离很近,所以在座位上就能看到表演艺术家他们脸上的表情。通过一些微表情的捕捉,会比大剧场看的更身临其境,更有沉浸感。像南京小剧场,比如国民小剧场,它位于市中心,吃饭、游玩都很方便,看剧就可以打发一天的休闲时光 。”
南京国民小剧场负责人丁翔介绍道:“我们第一次提出了‘南京原创话剧三部曲’的概念,挖掘南京的街巷文化和历史文化。我们通过把像丹凤街、长江路和珠江路这三个代表南京特色街巷的名称,用话剧的形式把它搬上了舞台。”
在南京市中心内的产业街区内做剧场,成本控制是一大难题。国民小剧场把剧场运营和园区运营结合起来,探索文艺赋能产业、产业反哺艺术的良性循环。作为群众重要的文娱场所和教育基地,小剧场也一直秉承着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打造南京长江路小剧场话剧节,邀请国内外知名演出登陆南京,以低价票和公益票的形式,让市民享受优质的艺术资源。
国民小剧场自2017年投入运营以来,演出场次至今已达700余场,拥有60余个粉丝群。目前,该团队正在仙林新建一个能容纳480人的中型剧场,更好服务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
截至今年7月,南京小剧场已达111个,成为南京别具特色的文化标识。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毛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