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记者从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2024年,南京市共完成新建改建体育公园4个、灯光球场42片、百姓健身房14个,健身步道新增100.46公里,南京的健身场所正从“有”,向“更好”发展。
记者在江北新区新城体育文化公园看到,趁着午后阳光正好,不少居民正在公园中锻炼、遛娃。今年4月,这块原本是“荒地”的大面积草坪,改造成了辖区内最大的街边体育文化公园,能辐射周围6个小区约2万居民。
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新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钱文静表示:“该项目的用地面积是9257平方米,目前规划了有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步道、儿童游乐区、健身休闲活动区,充分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多元化的需求。”
南京江北新区新城社区居民霍力华表示:“自从有了体育公园,大家活动有地方了,无论早上晚上,特别我们这些退休人员 有活动场所了。大家都很高兴很开心。”
记者发现,体育公园内还设有全长350米的跑步道,配有起跑热身区、匀速跑、缓步道、超越区、冲刺区,并设置了停留休憩场地,方便快跑和漫步的人们,进行合理有序的有氧运动。
此外,公园还配套了景观、植物、草坪等绿化工程;休闲区内还设有玻璃遮雨棚的休闲凉亭,摆放了座椅,供居民交流小憩。
南京江北新区新城社区居民张正兰表示:“现在我们住的这地方简直像一个美丽的花园一样,有玩有看有景,小孩子也耍一耍,老年人也跳一跳,多开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4.22平方米,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下一步,南京市体育部门还将围绕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对现有场地进行提档升级等方面,开展工作。比如,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推进适老、适幼、适残等各类人群的全龄段场地设施建设,在现有室外健身场地设施尤其是球类场地中,增加照明设施、储物柜、休息椅等设施,让我市健身场所从“有”走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