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科技赋能医保改革 南京“医保高铁”让三方受益

2024年07月17日

2022年,南京市创新推出“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课题”改革推进机制,支持各区(板块)、相关部门立足实际推进一项重点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去年增加“一园区一突破”改革,进一步拓宽改革覆盖面,通过原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成功破解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不少特色成果。南京打造“医保高铁”云平台加快医保改革,通过高效的数据整合与监管,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还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目前“医保高铁”平台已服务南京地区4616家医药机构、8595家医药企业,用户近11万人。

改革进行时,奋力走在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南京“医保高铁”正在引领医疗行业的新变革。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数据挖掘、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呈现,自2021年起,这个集成“三医”的医保监管平台不断推进数据共享,已成为改善医疗服务的关键力量。

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山西路社区网格员贾曼玉表示:“通过手机医保高铁的‘‘掌中宝’数据 ,我可以查询到我们社区还有多少人没有办理医保。”

医保高铁已经以一种大家看不见的方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在我们的手机里,无法看见她,但是我们却能从医保参保、看病花费、耗材价格等等方面感受到她的存在,感受到改革的力量。

患者黄克邦表示:“我是冠心病,之前每个月都是2700多,现在200出头。”

患者家属计莲娣表示:“我们家之前老婆婆压缩性骨折,手术耗材一起花了2万,前段时间,我妈妈也是这个住院,一起才花了几千,我都惊讶。”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保办主任庄重表示:“通过医保高铁,我们可以对药品、耗材是否参与集采作出准确判断,结合患者意愿,给予患者合理的诊疗。”

中大医院医保办副主任张云认为:“可以通过‘医保高铁’实时监测医院的病例数、出院情况,还有平台提供的比对功能,如医院比对、科室比对,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与其他同行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不断优化自己的诊疗方案。”

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医保高铁”平台的建立,意味着流通成本的降低以及经营决策的精确化。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业务中心王秋月表示:“以前药品招标采购信息分散,我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搜集信息。现在,平台上的数据实时更新,我们可以直接获取最新政策信息,及时调整策略。”

这些数据我们都是如何采集的呢?

南京市医疗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何薇表示:“数据都是通过什么样的环节被采集过来,涵盖了医院、民政、公安……然后如何利用大数据整合梳理成有效数据。”

南京“医保高铁”的实施帮助医药企业节省了库存周转时间,显著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此外,通过改革,南京在全国率先按季度发布医

用耗材价格指数,医用耗材价格监测指数已从2019年一季度的100降至2024年一季度的76.57。那么,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

南京市医疗保障就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杨萍萍表示:“南京医用耗材价格监测指数的持续下降,代表着南京市医保局通过近年来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极大推动了医用耗材费用降低,同时,实现了各品类医用耗材价格的动态实时监测分析,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让医生的一支笔也能参与到监管中来。”

南京市医疗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何薇认为,“‘医保高铁’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平台。它不仅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也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平台的功能,这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旨在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服务优化,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