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一批重点实验室落户南京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

2024年07月01日

6月29日召开的第二届航空航天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上,包括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批央企校地联合实验室、创新平台、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进一步提速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崛起新步伐。

活动现场,直升机动力学、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宇航空间机构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性能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签约落户南京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

2021年启动建设的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坚持“大学+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方向,通过导入知名高校创新机构、高层次人才、产业化项目等多维度资源,打造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引育“四位一体”创新高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姜斌说:“南航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六合区人民政府共同建立南航国际创新港。创新港建立三年来,已经建成了实验室的载体250亩,入驻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3个,成功孵化了11家企业,科研人员的总数也达到200余人。”

南航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负责人张洪海表示:“我们团队是在2021年入住创新港,侧重于围绕低空经济,我们成立了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主要是做数智空管服务平台,之所以选择六合,一是因为六合作为南京的北大门,其地理位置有利于快速构建低空经济系统,并形成区域性示范。二是因为六合在政策、特别是人才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和支持。”

今年以来,六合区紧扣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目标要求,积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努力放大绿色生产力特色。沿“501科创产业带”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主动脉,和江北大道发展带一起无缝对接江南主城和江北新主城,形成“双轴联动、双轴互动”新格局。围绕构建“3+1”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科技创新港为牵引带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已引入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累计引进江苏省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南信大大学科技园等人才和产业化项目73个。

六合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波表示:“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通过和高校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全面导入高校的创新资源,利用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高端科研人才集聚方面的优势,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撑。同时,充分发挥高新区‘高’和‘新’的特点,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项目落地和人才生产生活提供载体、配套、服务,着力构建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体系,实现高新区、高校、高企‘三高联动、深度融合’,推动科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缪露 张姗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