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等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目前,南京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方面均有布局。低空经济,这一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新引擎”,正蓄势待发。
走进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装配物流无人机产品。这个南京制造的无人机品牌,目前服务着400多家国内客户和100多家海外客户,覆盖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区域,企业云服务平台目前累计收到超过1亿条有效飞行数据。
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羽介绍说:“今年年初,我们推出了‘丰鹏600’系列的物流无人机产品,它是一款多旋翼构型的能够载荷达到60公斤以上的物流型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山地、跨江跨河和特殊场景的物流作业。我们也希望借助低空开放的大潮,让无人机能够服务越来越多的行业。”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一环,市场前景广阔。前不久,南京亿维特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ET9原型机成功完成首飞,让人们对未来空中出行充满遐想。
“首飞的话,就是证明这个飞机有飞的能力,”南京亿维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本岭说,“从今年开始,我们在迅速扩大团队规模,加快产品的进展,又好又快地把产品打磨出来,那就是对新质生产力最好的落实。”
据了解,在低空制造领域,南京已集聚了融通60所、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拓攻机器人、亿维特航空科技等一批整机制造领域的优质企业;培育了莱斯信息、智慧航空研究院等飞行指挥调度、测绘导航服务企业。低空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水平,显著增强。2023年,全市低空经济关联产业营收近30亿元。
南京还紧扣低空经济与生产生活、城市管理、公共服务需求的结合点,努力构建多元化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比如,南京海事部门利用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开展常态化巡航工作,先后发现水上不法行为1000余起;长江兴隆洲航运服务区开展过往船舶垃圾回收、离岸物品配送等常态化无人机场景应用,助力长江航运服务绿色环保和高效低碳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南京高速公路进出城总流量超过570万。南京交警的装备的无人机在保障秩序、查处违法、应急处置等方面都派上了大用场。
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宣传室民警郎伟超说:“有8个无人机小组驻守在易拥堵的点位,整个假期期间,通过无人机战队在易拥堵点位的驻点巡航,我们及时地发现了200多起异常拥堵警情,同时处置了70多起简易的交通事故。”
此外,南京低空经济领域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基础力量雄厚,汇集有南航、南理工、东大以及中国电科14所、28所等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素的充分汇集给予了企业充分的发展信心。
张羽说:“我们作为企业是无比振奋的,因为南京有着非常好的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很多大院大所,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也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这一切都会让低空经济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表示:“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抓住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潮,在南京已有的低空经济先发优势基础上,尽早出台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建设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基于相关企业引导资金,打造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