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珍藏70年,一块从未用过的“抗美援朝手帕”

2021年10月23日

近期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长津湖》电影不仅票房火爆,而且也让65岁的王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家里的这个‘老物件’,是父亲当年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获赠的一块丝织手帕。”10月22日,住在东海县粮油检测所院内的王华说。

走进王华的住处,记者目睹了这个“老物件”。这是一块40×50厘米大小的手帕,是丝绸材质,呈素色。虽然饱经沧桑的丝帕已经旧得发黄褶皱,但是手帕上毛主席的头像还是清晰可见。手帕的右下角,有红字印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的字样(均为繁体字),还有一颗有着毛主席像的五角星印在这些字样的正中间。

王华的父亲叫王万全,1928年出生于东海县牛山镇张谷村,15岁的时候便入伍参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游击战和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解放战争后,身为炮兵的王万全便随团驻扎在南京。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王万全便是其中的一员随队入朝作战,三年后平安返回祖国。1957年结婚,1965年转业回到东海供销系统工作,2000年因病去世。“在我记忆里,父亲很少讲述自己在战争时期的故事,特别是抗美援朝时遭遇的一切。”王华说,“但父亲说自己的一个门牙是被弹壳砸掉,双手留下许多疤痕。”

老物件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而且也承载着那代人的共同记忆和奋斗历程。“父亲对自己得到的很多奖章从不炫耀,而且还严厉要求我们兄妹几人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王华说,自己在20岁左右的时候,看到母亲在箱子里除了放一些父亲得到的奖章外,还有一块叠的整齐的手帕。

“从来没用过,是崭新的。看得出来这是作为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牵挂,把那段历史看得很重。”后来王华询问父亲得知,这块手帕是1951年祖国赴朝慰问团冒着炮火来到前线,并向坚守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志愿军官兵赠送的慰问品。

虽然这只是一块小小的丝帕,但是却代表着祖国人民的一片心意。“那时候资源匮乏,战况紧急。父亲还舍不得用。”王华说,“对于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说,这块手帕父亲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

在后来的岁月里,王华小心翼翼地将这块父亲一次都舍不得用的丝帕收藏起来,力争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热血印记。

  • 来源:交汇点
  • 审核员:张超 王会敏 张清雅 杨兰 缪露
  • 责任编辑:梁熠强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