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采菌游”就是以“采菌体验”和“拍照打卡”为主要卖点的一种旅游项目。这类旅游项目打着“生态游”“探险游”“研学游”的旗号,干的却是“薅生态羊毛”、无序采摘野生植物的活儿。表面上看似亲近自然,背后却暗藏着对生态环境和游客生命安全的威胁。要知道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轻则5-10年后才能长出新的野生菌,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野生菌种群的彻底消失。而采菌过程中,一些向导并不专业的菌子科普,也很容易导致中毒事故。
类似的生态游乱象不止苍山一例,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北京与河北交界的北灵山上有一片长满野韭菜的“韭菜坡”,今年5月以来,户外徒步爱好者纷纷涌入,无节制的采摘,导致部分高山草甸不堪重负。社交平台上更有不少商业户外徒步团,打出“北灵山割韭菜”的文案招揽付费成员。这种以破坏大自然生态为代价,为自身牟利的做法,与当下文明旅游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因此,对这样的乱象必须要及时纠偏,当地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规则,规范生态游项目,杜绝无序的商业行为。游客自身也需加强自律,不以“无知”做挡箭牌,管住自己的手,享受野趣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共同呵护好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生态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