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南京解放70周年 > 新闻聚焦

寻访南京解放纪念地 听老战士回忆峥嵘岁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南京解放70周年。为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发扬红色传统,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热情,3月16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寻访南京解放纪念地暨寻迹百万雄师过大江——长江沿线8市党报全媒体行动”在浦口区凤凰山公园启动。
 
该活动由中共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市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浦口区委区政府、南京日报社主办,活动时间为3月16日至4月23日。活动中,解放军老战士、现役官兵、名人名家、大学生、长江沿线8市党报全媒体记者、小记者、网友和市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将通过三场“大手拉小手”全媒体寻访活动和读档读报活动,一起追寻红色足迹,寻访南京解放战斗旧址,采写南京在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强渡长江的标志地和相关人物的故事,共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启动仪式在一段饱满有力、辉煌嘹亮的小号演奏中开场,江苏广电知名主持人大林老师、南京日报记者毛庆分别朗诵了毛主席为南京解放所写的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为新华社写下的第一条渡江新闻——著名的“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活动现场,参加过渡江战役,现年91岁高龄的王俊堂团长为大家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渡江战役。王老介绍说,当年很多战士不习水性,听说要过长江,大家就抓紧学游泳、学划船。当时条件艰苦,训练用的救生圈是用稻草编起来的,并不太安全。针对大多数指战员是北方人的特点,部队进行的是“旱地划船”训练,或在小河沟里划船转圈,以增强抵抗惧怕江水和晕船的能力。“我们在旱地里练习了好几个月划船。大家起早贪黑练习,没人叫苦,就等着一声命令呢。”
 
同样参加过渡江战役的93岁的李剑锋老将军通过视频送来祝福,参加渡江战役时,李剑锋任34军101师302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他用笔记录下所在部队的行军、作战以及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形成了非常珍贵的渡江日记,原件现藏于渡江胜利纪念馆,共有100多页。李剑锋在日记中记下了当时渡江的情景:“4月23号下午四时半,在江南的群众在江边欢迎我们过江,并有火轮、木帆船来迎接,于夜晚十时许渡过了亚洲最大的河流。”视频最后,李老将军勉励大家要继承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做到理想坚定、意志坚强、斗争坚决,并向大家敬了个军礼。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活动所在地——浦口区凤凰山公园,在70年前就是一个弥漫着硝烟的战场。当年,为了解放江浦、浦镇和浦口,这里发生过激烈的“三浦战役”。
据浦口区档案馆馆长马文媛介绍,“三浦战役”中最激烈、最艰苦的战斗为攻克江浦县城,整个战役中,解放军官兵伤亡达700多人,其中250多人英勇牺牲。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1957年4月,老江浦县凤凰山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1999年4月,纪念碑易址在浦口求雨山山顶重建,2000年清明节前落成。
当天,活动还为“三浦战役暨解放江浦主战场旧址”雕塑揭幕。这个雕塑造型为亚字型的结构,三面旗帜体现了革命先烈的先锋模范作用,纪念标识为浦口的“浦”字的船帆形象演变设计,体现解放军千帆竞渡,跨越长江的画面。雕塑庄重、肃穆,体现了对革命先烈的尊重。
市委党史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纪念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网上知识竞答活动也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现场人员在“胜利之光照未来,共做逐梦人”签名墙签名,并留下梦想寄语;同时领取寻访南京解放地手绘地图明信片,参观三浦战役图片展,向战斗旧址雕塑献上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