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社会专题 > 领航新征程 > 最新消息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新生态”

2018年01月16日

如何打造匹配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这是一道新时代的必答题。如果说每名科技工作者是一棵树,他们相聚在一起,就会化作一片林。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创新的制度设计、聚才用才惜才的情怀,就是一方沃土,涵养创新个体真气盈贯、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科技创新是“牛鼻子”,是牵引一座城市不断前行的强大引擎。

日前,扬州三个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居江苏全省前列。其中,由扬州大学农学院杨建昌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领域零的突破,同时也是该奖项首次花落扬州。

站在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拐点,扬州喜获三项国家科技大奖令人振奋,在其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实力支撑。过去五年,扬州GDP总量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大台阶,科技创新引领扬州跨越发展,而跨越发展又厚植了科技创新的土壤。

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对照新时代对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与上海、苏南等创新资源丰厚、创新理念先进、创新机制灵活的发达地区相比,扬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短板”需要接长。

如何打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生态环境?如何调动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如何打破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话获奖科学家、企业家、科技部门负责人,试着揭示获奖背后的创新规律,探寻推动扬州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

塑环境 厚植创新土壤,为扬州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良生态

【故事】 巧合中的必然

1月5日,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谢正义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指出:“我们重振扬州的高等教育,全力支持扬州大学高水平发展,引进本科通达学院,组建江苏旅游学院,新建两所大学新校区。”

言犹在耳。1月8日,扬州“两会”闭幕前一天,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我市三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喜讯传来,正在会场参与讨论的市人大代表备感振奋。

“这看似巧合,实是扬州坚持创新驱动、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市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姚冠新说,这几年是扬大与扬州地方合作的“蜜月期”,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扬大围绕扬州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地方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与地方组建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团队,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结出了一串串硕果。今年扬大摘得两项大奖,2011年以来七次获奖,就是很好的说明。

数据最有说服力。扬大先后与扬州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2个、技术转移分中心37个,与企业共建校企联盟800多个、研发服务平台300多个。校地合作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0项、国家专利授权500项。同时,与市政府共同设立科技合作资金,直接服务于扬州市战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发展。

【纵深】 厚植创新土壤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两千多年前,智者晏子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创新生态的重要性。没有肥沃的创新土壤,结不出丰硕的创新成果。再好的创新资源,离开了适合它的创新环境,终会“泯然众人矣”。

这几天,记者先后对话大奖获得者杨建昌、黄金林和扬大科技处处长刘巧泉、牧羊集团执行总裁陈正俊、市科技局局长陈星、邗江科技局局长戴青海等人,他们之中既有大学教授,也有企业家、科技工作者。采访中,他们感慨最多的是,扬州科研环境和创新生态正在变优、变好。

黄金林教授说,他们这次获奖的项目是“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简单说就是通过实验揭示病原菌沿鸡、猪等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超市传播的规律。这是一项针对家畜病菌风险防控的基础性研究,2013年就开始启动,历时四五年时间,在此期间很难见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扬大和扬州科技部门没有急功近利,而是耐着性子给予各种支持,最终催生了这项重大科技成果。

“一个地方出不出重大科技成果,与这个地方的创新生态息息相关。”市科技局局长陈星说,一项科研成果从立项到“走出”实验室,最终变成市场产品,中间需要经历很多环节,历经很长一段时间,其间如果企业和政府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气,不能提供很好的创新环境,就很容易半路夭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环境的打造。围绕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先后出台科技创新“28条”、知识产权“13条”等政策,在全社会弘扬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宣传各类支持创新、实践创新的优秀人物和事迹,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让一切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嘉奖。

陈星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差距和不足。“比如,与上海、苏南等地区相比,我们的创新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机制还不够灵活,创新政策还不够精准,需要在下一步创新实践中予以重点关注和加强。”他透露,扬州正在酝酿出台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加快实现科技同产业的无缝对接。
搭平台:壮大“三室经济”,为科研人才提供创新的舞台

【故事】“三合一”的实验室

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扬州收获了新的惊喜:由扬州大学农学院杨建昌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该奖项零的突破。杨建昌说,这个项目能够拿下大奖,除了他们科研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还离不开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的强力支撑。

日前,记者在杨教授的带领下,来到这个实验室一探究竟。

18年前,杨建昌教授与香港浸会大学张建华教授组成研究团队,针对水稻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光合同化物向籽粒转运率低、籽粒充实不良等突出问题,对促进稻麦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和生理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在此期间,扬州大学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整合重组,并在教育、科技等部门的支持下,形成现在的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像我们这样的基础性研究,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若没有重点实验室作支撑,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杨建昌教授说,无论是购买实验设备、申请项目基金,还是考核机制,各方都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人力投入上,依托这个实验室,前前后后有七八十个研究生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纵深】科技创新“命根子”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历年来多个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背后有重点实验室作支撑。

牧羊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今年已是他们第四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个地方企业缘何屡获国家科技大奖?牧羊集团执行总裁陈正俊告诉记者,牧羊每年拿出5%的营收用于企业实验室建设等研发投入,其饲料加工装备工程中心先后建成国家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重大研发都是围绕这个技术中心展开的,也尝到了国家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扶持的甜头。  

采访中,市科技局局长陈星表示,这些年我们通过“科教合作新长征”等活动,想尽办法把高端科研人才招揽过来,但常常苦于没有相匹配的实验室及研发设备供其使用,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好的科研人才难以真正留下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高端科研人才,需要较好的科技基础设施相配套。
扬州正在努力寻找破解之法——
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谢正义强调:“要牢牢抓住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技创新的‘命根子’,推动实现扬州经济发展高质量。”这是新的一年,市委围绕创新驱动战略,立足扬州实际、着眼未来

展作出的新判断和新部署。

目前,我市正在摸排科研“家底子”:扬州究竟有哪些重点实验室?哪些公共研发平台?哪些企业技术中心?先弄清现状,再“对症下药”,找到最适合扬州的发展之路。陈星透露,下一步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实验室建设的扬州举措,重点做好“三个一”:引进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来扬设分实验室,提升一批驻扬高校科研单位的实验室,推动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三站三中心”向重点实验室方向发展。

此外,我市加快建设科技综合体,大力发展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产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等“三室经济”,以此集聚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扬州创新发展的平台正在不断夯实。

优服务:从99℃到100℃,给科研“加把火”,把创新这锅水烧开烧沸

【故事】“牧羊”的逆袭

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由牧羊集团董事长范天铭、执行总裁陈正俊等领衔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受益于技术创新的强力驱动,牧羊饲料机械做到“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真正成为全球行业标杆。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陈正俊说,这绝不是一句客套话,背后有讲不完的故事。他告诉记者,这些年,牧羊的竞争对手从国内转向国外,更多与全球行业巨头“PK”,这背后离不开强大的创新力量支撑。他举例说,以前一小时生产50吨饲料就很好,但牧羊正在推出一小时生产75吨的大型饲料机械,生产效率比国外顶尖公司产品还要高10%,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不是简单地吨位叠加,而是包含了过程控制、智能化、自动化等内容的系统革新。

为此,牧羊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甚至国外引进了大批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但引来容易留下难。这些人才面临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系列问题,仅靠企业的力量难以解决,需要政府提供相配套的科技服务。“让我们欣喜的是,政府给了企业很大的帮助,比如为高端人才子女就学、家属就医就业提供便利,解除了他们扎根扬州的后顾之忧。”陈正俊说。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扶持人才发展的系列政策,凡是到牧羊工作的硕士博士,都可以拿到除薪金以外的人才补贴。有了这些体现浓浓关爱之情的政策和服务,企业用人留人底气更足。

【纵深】小环境和大环境

企业是创新的小环境,城市是创新的大环境,两者缺一不可。

当前,扬州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这一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内容,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打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发展环境就是关键一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广春说,搞科研就是一个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中途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政府之手帮一把、扶一程,推着项目往前走得更远。

这些年,我市突出企业这个创新主体,紧扣企业创新需求,出台科技综合体运营、高企培育、企业创新普惠、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区争先进位奖励等办法,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同时,为企业提供科技政策咨询、税费优惠落实、项目上争指导、疑难协调办理等服务,为企业营造宽松、静心的创新环境。

在采访中,有企业表示,近年来,随着“2号文件”的实施,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化,但具体到科技创新上,激励政策力度不够大、科技服务不够精准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可否认,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围绕科技创新的各类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但这样的服务是不是企业所需要的,是不是当下最迫切的,都需要政府认真去思考。”

邗江科技局局长戴青海打了个比方,这就好像烧开水,99℃到100℃,看似只相差1℃,但实际却有本质区别。科技等企业服务部门需要“加把火”,解决好这个“1℃”的问题,把水烧开烧沸。

陈星表示,搞好科技服务,就要营造尊重科研工作者的社会氛围,构建鼓励创新创造的价值体系,并且细化到小孩入学、家属就医、社会荣誉等具体行动上,让企业科技创新“轻装上阵”,让科研人才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暖和温度。只有这样,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项目才会源源不断、层出不穷。(记者 邹平 嵇尚东 通讯员 柯季)

【延伸:近七年扬州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
翻看2011年以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七年来扬州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这些奖项,是近年来我市聚力创新,实施“12345”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载体创新、协同创新,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结出的硕果。

  • 来源:扬州日报
  • 审核员:张超 丁永龙 王会敏
  • 责任编辑:缪露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