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里·阿里莫维奇·库里申科,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重轰炸机大队大队长,出生于1903年,1939年来到中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中国空军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危急时刻,苏联依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苏联空军现役部队中,抽调精明强干的战斗机及轰炸机机组人员组成援华航空队。
1939年6月,库里申科率领的飞行大队在中国成都太平寺机场降落。
怀揣着必须要打倒日本侵略者的信念,库里申科将自己的战斗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中国飞行员。每次培训,他都耐心细致,起飞前要看着飞行员坐到驾驶舱里、脚踏到刹车,自己才坐到前舱里,落地后还会仔细讲评,有时为了纠正偏差会连续带飞三四次。
1939年10月14日,库里申科率领援华航空志愿队轰炸机大队突袭日军汉口机场,炸毁日军飞机103架。在返航途中,轰炸机大队遭敌方拦截,他们英勇战斗,击落日军的战斗机6架。
然而,库里申科的胸部和左肩中弹负伤,所驾轰炸机一侧发动机被击中。危急关头,库里申科沉着冷静,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沿长江向成都基地返航。途经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时,机身完全失去平衡,为了保护战机和地面民众,库里申科毅然放弃跳伞,选择在万县陈家坝地区长江江面迫降。
由于长时间驾机,负伤的库里申科精疲力竭,再也无力游到岸边,被江水卷走,壮烈牺牲,年仅36岁。
得知库里申科不幸遇难的消息,当地群众自发沿江寻找。20天后,库里申科的遗体被找到,当地群众按照中国习俗,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和葬礼。
2013年访俄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高度赞扬这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
2009年,库里申科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9月,库里申科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