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和平必胜 > 心之祈 > 2020 > 大学生志愿者历时4年寻访南京大屠杀受害家庭

大学生志愿者历时4年寻访南京大屠杀受害家庭

2020-12-10
来自南京晓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历时4年,走访调查了86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受害情况,并整理出近13万字的口述资料。在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之际,部分珍贵的调查资料在南京晓庄学院展出。
2017年,16名学生志愿者参与了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承担的课题“南京大屠杀300户家庭受害研究”调查寻访。从严寒到酷暑,学生们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走访了86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亲属,整理出30多万字的项目报告、近13万字的口述资料以及4700多分钟的音频资料。随着幸存者们相继离世,许多访谈都成了“绝笔”。本次展览展出了其中20多幅口述资料及相关图片,包括刘高英、朱惟平、刘素珍、伍秀英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庭的受害情况和生活现状。在志愿者团队中,有的学生已经毕业,但不断有新同学加入,如今,00后志愿者挑起了大梁。今年,他们又对10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进行了回访。
“我们回访的主要工作是跟老人了解一下他的身体状况,包括他们的子女是否在他们身边,是否有人照顾,目前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志愿者郭永昊说,“我觉得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学长、学姐把这个历史的任务传给我们,所以我们要牢记这段血泪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受邀观展。他说,随着学生志愿者们的加入,一些新的历史资料被挖掘。他希望更多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队伍中来,为保留历史记忆,为南京“和平之城”建设贡献力量。
“很多的调查材料充实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从受害者家庭的角度来陈述一个家庭所蒙受的灾难,里面有很多材料令人震撼。”经盛鸿说,“现在南京有几十所大学,里面的大学生来自全中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中有的人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了解得不多。所以我希望南京晓庄学院能把这个生动的展览带到南京的其他高校去展出,让更多的大学生受到教育。” 

记者:赵雪子、何鑫、彭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