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亲爱的好心人:您好!我是一个10岁小女孩,正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您就像故事里的超级英雄,给了我新的希望。”10月21日上午,宿迁市泗阳县的医生薛建中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一封稚嫩笔迹写就的感谢信。信的开头写着“亲爱的好心人”,落款是“感谢您的小女孩”。
这封信,揭开了一场等待了12年的生命救援。信纸上认真写下的每一句话,都让他百感交集。这背后,是一个他准备了12年的承诺。
2013年,薛建中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留下了一份血样。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善举,一个随时待命的承诺。此后的12年间,生活一如往常,这个“生命之约”似乎也渐渐沉睡。
直到不久前,一通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将这个沉睡了12年的承诺唤醒——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10岁的血液病小女孩配型成功。
“我愿意!”没有任何犹豫,薛建中当即决定履行当年的诺言。
然而,这个决定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却需要一份格外的勇气。妻子徐娟坦言,起初她非常担心丈夫的身体,“他是我最亲的人,我怕捐献会伤害他。”为了打消妻子的顾虑,薛建中和她一起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当了解到如今的捐献技术科学且安全后,徐娟的担忧化为了支持:“远方的那个孩子需要他,我支持他。”
在家人的支持下,薛建中第一时间奔赴南京。经过几天的准备和4个多小时的采集,220毫升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他体内分离出来,被第一时间送往无菌仓,注入了那名10岁女孩的体内,完成了这场跨越时空的生命接力。
“本来觉得,这次捐献圆满完成,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没想到,素昧谋面的孩子,给我送来了一份惊喜。”10月21日上午,薛建中展示了手中的一封来自小女孩的亲笔信,高兴地说。信中,这个女孩写道:“我生病很久了,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针、输血。但是我一直很勇敢,因为我知道世界有像您这样的好心人在关心着我。”
这封信,让薛建中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无比值得。信的结尾,小女孩写下了自己的心愿:“长大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您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
12年的等待,换来一个10岁女孩的重生和一份爱的承诺。“能为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带来希望,心情很激动。”薛建中在回顾这段经历时说,“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科学、安全的,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进来,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