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地评线】新华时论 | 让沉睡的生态产品“变现”

2024年05月23日

“自从‘借’来了水,想不丰收都难!”这几天,看着水在麦田里漫开,江苏宿迁沭阳县悦来镇种粮大户喜上眉梢。原来,沭阳县淮西灌区和宿豫区来龙灌区毗邻,但前者缺水、后者富余。两地达成水权交易协议,来龙灌区向淮西灌区转让用水权指标,前者用水权指标换来“真金白银”,后者得以解决农田灌溉难题。这也是江苏省首单县区间的水权交易。

从水权指标交易,到“绿票”“水权贷”“碳汇贷”……近年来,宿迁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实践正呈多点开花之势,自被列为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以来,该地在变现生态产品价值上作出多元探索,相关经验做法曾在去年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分享。

用水权指标交易等诸多生态价值实现模式,可以让生态富裕地输出绿水青山、获得真金白银,让生态购入地获得赖以发展的生态资源、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困境,有利于我们在环保和发展之间打通循环堵点,对促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综合示范效应。如果灌溉用水可以交易,“卖水”一方会保护水环境,“买水”一方则会基于成本考虑尽力节水,总体来看利好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同理,如果工业企业排放超标,会污染大气、损害居民健康,但如果相关指标可以用来交易,就会让环保与企业自身收益、成本挂钩,成为驱动地方、企业等主体保护绿水青山的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改革的思路、技术的力量、转型的方式、市场的手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现实需求看,江苏生态资源丰富、“绿水青山”优势显著,同时工农业生态需求较多,生态产品交易“供需两旺”。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挥“市场的手段”方面,江苏一直走在前列。今年初,江苏“0000001”号碳票在高淳由红宝丽集团拍得,江苏首单农业碳汇交易至此成交;泗洪推出“绿票交易”,利用交易资金作为生态恢复、未来污染物治理和新增碳汇补偿,完成生态空间占补平衡……江苏不少地方以生态资源指标交易、生态产业化、生态补偿等方式,拓宽自然资源领域“两山”转化路径模式,取得显著效果。

“青山着意化为桥”。只要我们锐意探索、善于试错,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也能成为各地打通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桥梁。不过,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不宜盲目乐观。由于生态产品种类繁多、产品价值转化方式不尽相同等原因,其价值实现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棘手困境。对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给绿水青山“合理定价”,把生态的家底摸清楚、算出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同时,还可以考虑通过拓宽生态产品融资渠道、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等领域加强政策统筹、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探索绿色惠民新路径,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

(韩宗峰)

  • 来源:新华报业网
  • 编辑:周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