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镇江至南京低空短驳航线完成试验飞行 南京低空飞行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10月29日,镇江至南京低空短驳航线试验飞行圆满完成。此次飞行从镇江西津渡起飞,平稳降落在南京溧水柘塘服务区,这一成果标志着南京与镇江之间低空交通网络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也为南京都市圈低空航线的常态化运行筑牢了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南京市保障合规飞行架次与时长较去年均大幅增加,全市低空应用场景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试验飞行聚焦协同运行 打造“空地一体”关键节点
此次试验飞行重点围绕“镇江—南京禄口”低空短驳航线的全流程协同运行展开实践。该航线全长约100公里,执飞机型为“小松鼠”直升机。通过此次低空飞行,镇江至溧水的地面交通通行时间从约90分钟大幅缩短至约40分钟。飞行高度严格控制在300米左右,航线设计充分考虑了安全与环保要求,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地面环境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飞行的降落点——溧水柘塘服务区,距离南京禄口机场车程仅约6分钟,这为构建“空地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提供了关键节点。南京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渊表示:“以后我们可以开展低空接驳,还准备开通一条无人车的航线,无人车直接把旅客送到机场,或者从机场接到我们这里,实现空地一体化。”

本次试飞的成功实施,不仅是对短途通航商业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更是南京都市圈构建“空中走廊”、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随着此类模式的复制推广,低空交通有望进一步赋能商务快线、文旅观光等多元场景,为区域交通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航空处一级主任科员马伟东介绍:“通航以后将覆盖整个皖北地区、宁镇扬一体化区域,包括整个苏北地区,我们都做了相应的规划和打算。同时,为枢纽型的禄口机场打造全方位、立体的框架构造。”


基础设施持续推进 通用机场布局系统化

在基础设施方面,南京正有条不紊地推进通用机场的系统化布局。高淳定埠、溧水和凤、栖霞龙潭、浦口老山、六合龙袍等5处通用机场已纳入《南京市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2021 - 2035年)》。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获批起降场点298个、航线182条。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今年以来保障合规飞行近29万架次,累计飞行时长超过5万小时。


南京低空飞行保障已全面覆盖物流运输、政务飞行、表演飞行及培训飞行等领域。从日常物资配送到城市治理,再到文旅休闲,低空技术正持续拓宽惠及民生的应用维度。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航空处四级调研员陈靖说:“我们今年以来又陆陆续续培育了诸多特色低空应用场景,比如白鹭洲‘鱼跃龙门•秦淮灯彩’无人机加非遗的表演、玄武湖的无人机光影秀、长江政务融合飞行,还有超过百公里的都市圈长距离物资配送、无人机楼宇清洗等等。”


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助力低空飞行便捷化

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建设的市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于今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南京空地数智公司副总经理苗晴介绍:“该平台开发了十大功能,具备‘便捷式’计划申请、‘一站式’的服务管理、‘智能化’的拥堵监控、‘协同式’的风险管控等特点,实现从飞行计划快速审批到动态管控的全流程闭环,而且具备日均5万架次的服务保障能力。”


此外,南京交通运输部门还编制出台了《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指南》和《南京市低空飞行“一件事”全链条服务方案》,为低空飞行用户提供飞行前、飞行中、飞行后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指引,实现低空飞行“清晰指引、便捷申报、一键执飞”。今年以来,南京市已累计协助各企业新增获批空域95个片区、航线27条、总里程541公里,全市累计获批空域已达150个片区,获批航线182条,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

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南京低空交通领域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未来有望在区域交通一体化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