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之际,南京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扛起经济大省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在各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消费是重要指标之一。而消费的活力如何体现?购物中心、国际品牌、知名商业体……在南京,“首店”便被视为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创新手段。
首店数量激增 南京成品牌布局“优选地”
“一座城市吸引‘首店’的数量,已成为衡量其商业活力的重要标尺。”《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南京要“大力培育服务消费,鼓励体验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消费新零售新业态”。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重要中心城市,南京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消费潜力,成为国际国内品牌布局首店的“热门之选”。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京已引进品牌首店约350家,近五年累计引进首店约1200家,汇聚了95%以上的国际一线品牌。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副处长管小丽分析称:“从品牌层级看,高端时尚品牌增多;从业态分布看,餐饮首店占比近半,零售首店占比约38%;从载体看,高能级载体与新开载体在品牌引进方面呈现‘两面开花’的态势。”
新旧交融 打造“首店集聚地”
南京万象天地自2022年开业以来,凭借“新旧交融”的特色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这里坐拥夫子庙和老门东景区,天然的旅客人流为商业体带来持续活力。走进商场,随处可见的“即将开业 敬请期待”围挡中,大部分是江苏首店、华东首店乃至全国首店。
在商场A座,美国知名户外背包品牌OSPREY(奥斯噗瑞)江苏首店于本月15日开业。该品牌产品线覆盖户外、城市、骑行、儿童等多个系列,其自研的空景、空速和反重力三大背负系统成为核心卖点。“客流量超出预期,日均销售额在一万五到两万元左右。”店长耿雨晨表示,“南京作为新一线城市,消费前景广阔,万象天地的定位与品牌高度契合。”
国内头部护肤品牌“馥郁满铺”则将“江苏首展”落地于黑簪巷的老建筑云章公所内。工作人员张嘉芮说:“这里调性与品牌相符,能很好地融合品牌文化与南京地方特色。国庆期间人流量大,单月业绩超30万元。”据悉,万象天地自开业以来,城市“首进”和“定制化概念店”占比始终超过60%,零售额和客流量实现长期双位数增长。
全城“多点开花” 首店经济激活新消费
南京“首店经济”的活力不仅限于万象天地。在“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ZARA亚洲旗舰店(Zacaff)于今年3月开业,零售面积超2500平方米,通过“消费品+咖啡”的跨界融合,为顾客带来全新体验。Inditex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及政府事务副总裁余弦表示:“这是西班牙以外全球第二家咖啡馆,新街口的商业氛围非常繁华,我们希望为这里增添更多国际时尚元素。”
今年9月开业的金陵中环,以30%南京首店、超50家首发品牌的阵容,与德基、金鹰共同构筑“高端+品牌+潮流”的立体商业矩阵。南京新百则计划未来三年聚焦“首店、首发、首秀”,在首层打造“首发品牌秀场”,引入标杆品牌城市首店和旗舰店。招商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蔡成说:“我们要让新百成为‘首店餐饮+本土文化’的体验新高地。”
在特色街区,首店经济同样火热。熙南里街区大板巷口的闲鱼循环商店江苏首店,以二手商品、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吸引消费者;南京水游城内集聚近50家二次元品牌,其中90%为全国、江苏或南京首店。漫魂南京水游城店负责人杨登烜透露:“年客流量达百万人次,销售额超千万元,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次。”
首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今年5月,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15条措施打造“首发南京”IP,从品牌引进、活动举办到载体建设给予全方位扶持。管小丽介绍:“措施着眼‘外引内育’,对首店落地、引进和首发活动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200万元、48万元的奖励,重点建设首发经济集聚区和品牌孵化基地。”
目前,南京142个商业载体或空间中,新街口商圈以超150家各能级首店位居全市第一。随着首秀、首展、首赛、首演等多元化活动相继落地,南京正从引入“首店”向激活“首发”实现战略性跃升。
下一步,南京将继续推动消费创新发展,促进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培育新兴商圈,提升消费供给,大力引进知名品牌和优质商品,推动高品质消费快速增长,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服务和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