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南京着力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跨境电商、口岸等重点工作,推动双向开放枢纽建设取得新进展。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至7月,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1.6%。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数字平台搭建的“出海快车道”、物流通道铺就的“联通世界网络”,更是产业链“链”就硬实力的体现。
9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北新区的焦点科技。展厅内的中国制造网数据大屏上,清晰显示着全球询盘动态、买家地域分布以及热销品类排行等数据。作为焦点科技旗下的核心平台,中国制造网通过多样化的会员服务和数字化的出海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外贸企业出海。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制造网拥有5200万企业用户,网站上有超过9900万条中国产品数据,网站年访问量超30.4亿人次。
面对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化转型以及新兴市场订单量持续高涨的行业态势,今年焦点科技还创新推出“新航海计划”。
焦点科技公共事务总监耿楚楚介绍:“‘新航海计划’主要就是针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因为我们本身每年都要去参加海内外的线下展会,今年我们的展会就会更多地集中在新兴市场。从行业角度来说,我们会在轻工行业加大整个平台的流量扶持。”
通过自主研发与资源整合,该平台构建了覆盖独立站、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外贸服务生态。同时,平台推出的外贸AI助手“AI麦可”及在线交易服务,也进一步赋能供应商高效拓展全球市场。如今在南京,涉及跨境电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相应的服务商:第三方平台有亚马逊南京办公室、中国制造网等;物流通关有慧贸通、拓扑丝路等。这些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条上的优质企业在南京集聚,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搭好生态圈,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与此同时,南京持续为“中国制造”产品出海畅通物流通道。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位于长江南京段龙潭水道,码头岸线长2310米,是长江沿线单体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南京地区国际集装箱进出口的重要通道。今年8月,装载锂电池、白色家电、汽车配件等共1826标箱的“鸿伟”轮完成装卸任务后,从龙潭港码头出发,踏上直航欧洲的征程,标志着南京港首条集装箱北极航线正式开通首航。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北极航线航程缩短约3200海里,运输时间与成本显著降低,有利于企业降低贸易成本。
南京市港龙潭集装箱公司副总经理徐仲琰表示:“远洋有往圣彼得堡,有往北非,包括南美这样的航线。近洋航线有往东南亚、有往日本、韩国的。我们的外贸内支线,主要是往洋山、宁波线。整体的航线密度,大概每月940班,这也极大地丰富了航线的网络体系。”
在持续拓宽开放通道方面,南京正不断丰富国际货运航线,并实施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出台25条举措强化口岸服务能力,推动跨境通关更加高效。
此外,南京还通过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实施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倍增计划等举措,扶持本地产业、企业做大做强。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正是南京强化产业链韧性的生动缩影。
在企业展厅里,各种产品种类繁多,有校服、家纺、割草机器人、汽油柴油发电机组等等。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我们苏美达的业务遍布世界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进出口总额 61.4 亿美元。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20.8%。”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峰介绍道。
下一步,南京将聚焦生态建设,继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丰富跨境电商消费新场景。支持焦点科技等综合服务类链主企业,主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通过链主企业产业带动能力,将更多上下游资源融入南京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增强跨境电商资源集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