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焦点赛道之一。南京始终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目前,全市产业运行情况稳步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纳入监测的908家生物医药产业企业营收达1601.46亿元。在创新产品方面,今年以来,南京市新获批药品70个,居全省第一。
近日,2024年度南京“宁惠保”开通参保渠道,福可苏伊基奥仑赛注射液成功纳入“宁惠保”特药理赔目录,可为使用此药物的肿瘤患者节省数十万元药费。福可苏是南京生物医药企业驯鹿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全人源靶向BCMA的CAR-T治疗产品,于今年6月底经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
除了驯鹿生物,在南京,创新药研发产出加快,形成正循环。今年以来,先声药业、圣和药业等南京药企研发的4个一类创新药还获批进入国内市场,全市新获批二类医疗器械215个,占全省的16.5%。
为推动南京创新药物研发,近年来,南京市先后出台《生命健康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南京市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今年6月,南京市又出台“推进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培育壮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
为支持产业研发创新,南京市科技局建立起药械研发全周期的奖励资金链,对全市17个创新药品临床研发资助项目进行普惠性奖励;支持在宁企业和医院在临床前技术突破、多中心临床试验、医工合作转化等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梳理药品研发生产流程图,找出药品研发上市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前服务,形成长期工作机制。
企业“包袱”轻了,创新意愿高了。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盐酸凯普拉生片今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款新药企业研发历时八年,研发投资超过8亿元。企业负责人秦引林表示,能扛下漫长的研发过程,和南京良好的创新生态分不开。
最新公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中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评价结果显示,南京各维度得分均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生态完备、产业链完善。据统计,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南京现拥有独角兽企业4家、培育独角兽企业47家、瞪羚企业33家;上市企业1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总数达19家;高新技术企业1032家。
下一步,南京市将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持续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药落地,把人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