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从“自费开发”到“全国前列”!南京这个“30年”,你了解多少......

2022年05月18日
 距离南京主城中心7公里,位于禄口国际机场和高铁南京南站的黄金轴线上,有一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南京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10%-20%的主要经济指标。它就是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今年,是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作为南京全市制造业重点集聚区,今年江宁开发区共列入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90个,总投资842.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3.54亿元。
南京综合保税区(江宁)片区重大项目加紧推进
在南京综合保税区(江宁)片区内,5个重大项目正加紧推进。
盛鑫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为2022年省重大项目,计划建设芯片厂房、综合试验楼、动力厂房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达产后,将年产8英寸硅外延片240万片/年、12英寸硅外延片156万片/年。
芯长征科技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为2022年省重大项目,计划建设总部大楼、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配套用房等,将建成年产先进功率半导体检测设备1000台和功率半导体模组1000万支的生产能力。
“估计一期项目明年下半年会建成投入使用。南京是整个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比较发达、比较聚集的地方,所以我们这个项目能够为本地的产业,乃至全国的汽车产业,会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和配套。”芯长征科技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朱阳军说,“所以在这片土壤上,我们的整个生产制造落地以后,不论是我们的下游产业,还是人才的配给方面,都是非常良好的。”
鸣啸科技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综合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商。鸣啸年产100套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项目为2022年省重大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将建成年产100套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生产能力。
南京美乐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视频采集卡、编码器、转码器等音视频设备。美乐威年产10万件音视频编解码设备项目为2022年区重大项目,将建成年产10万件音视频编解码设备的生产能力,预计将实现新增产值2亿元。南京美乐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童涌说:“今年年底就能竣工,明年人员设备就可以整体入驻进来。我们选择在江宁开发区落户,主要看中这里的出口,有很大的便利性,同时,附近有东南大学等高校,科教人才资源我们也非常看重,希望将来和高校能够做一些共建项目。”
南京科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涵盖化妆品活性成分及其原料、合成香料等。该公司的科思高端个人护理品产业基地项目为2022年区重大项目,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内容为科思全球创新与发展中心,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新增产值5亿元,进出口总额不低于7300万元。南京科思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旭明表示:“现在这个基地,我们计划把它打造成一个企业全球创新和发展中心,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信心的。”
2022年,江宁开发区共推进42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其中,在26个新开工项目中:一季度已开工大尺寸硅外延材料、南瑞igbt模块生产、泉峰精密汽车零部件等11个项目;二季度计划开工省重大芯长征、省重大鸣啸智能交通、迪升无油空压机等13个项目;三季度计划开工合纵连横江苏总部、英尼格玛工业2个项目。另外,正在加快推进中汽创智研发基地、中科华夏生物医学研发中心、久驰机电等16个储备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30年,从“自费开发”到“全国前列”
今年,是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
1992年诞生的江宁开发区,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从名不见经传的县办自费开发区,跻身国家级经开区前列,走出一条具有江宁开发区自身特色的创业发展之路。
2021年,江宁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外贸进出口1250亿元。创造出全市10.2%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的地区生产总值,20%的工业经济和外资外贸。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六年跻身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前十强,近两年连续位居全国第六位,在全省118家经开区稳居前三强。
未来,围绕国际化创新型新城的发展定位,江宁开发区还将加快建设“四区一高地”的发展格局:“四区”:国际性科技创新先行区、全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示范区、长三角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区、南京主城南部中心标志区;“一高地”:新时代园区高质量发展高地。
“十四五”跻身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五强
面对新发展阶段,为了向更高质量攀升、向更高目标迈进,江宁开发区为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清晰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新进位。“十四五”期间“经济指标进入全国第四、创新指标进入全国第二、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0%以上总体增速”的目标要求,由全国前列迈向最前列,迈入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五强。
双向开放新格局。提升国家综保区等国家级平台开放能级,强化自贸区联动发展,推动百家湖硅巷对接高铁港枢纽,力争空港开发区经济规模“三年翻番”。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基本建成紫金山实验室三期项目,建成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平台,“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争取科创基金、产业基金规模突破500亿元。
创新集群新高地。全面推动主导产业升级,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经济形态。 “十四五”末,打造形成软件信息1个2000亿级现代服务业集群,智能制造、绿色智能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1500亿级创新型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南京市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核心区。
城市发展新内涵。完成一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交付200万平方米安置房。加快城市新兴板块建设, “十四五”期间,再盘活低效用地60宗、4500亩,新增科创载体、轻型工业标房等都市产业创新综合体500万平方米。 
能力作风新提升。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建网络、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打造一支与全国一流园区定位相匹配的优秀干部队伍。
(撰稿:陈震坤 张子悦 制图:周亮 王飞 彭硕)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审核员:张超 王会敏 张清雅 杨兰 缪露
  • 责任编辑:潘容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