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机器人送码、无人车助力封控小区“最后一公里” 南京防疫用上高科技

2021年08月05日

自7月20日,南京报告发生本土病例以来,防疫就成了南京人朋友圈最热门的话题。

防疫神器——苏康码平台
用户总数超1.1亿人,依然保持稳定运行

随着南京加强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展开,“苏康码”使用量激增。从8月初开始,大家发现,苏康码越来越“聪明”了,特别是黄码转绿码的时间明显缩短。

在这短短的数天内,苏康码是怎么变“聪明”的呢?

这背后提供技术支撑的,就是江苏苏康码平台。该平台由大汉软件于2020年3月参与建设,实现了数据实时核验,一码通行。

本次突发疫情,“苏康码”的使用和需求量激增,让系统面临更大规模、更高负载的挑战。面对巨量数据地涌入,大汉软件相关技术团队临危受命,参与对系统和数据库的技术优化。

目前苏康码注册用户总数超1.1亿人,平台依然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保障着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健可用性。

防疫神器——“猎鹰号”气膜实验室

核酸检测最快2.5小时出结果

伴随南京开展多轮核酸检测,从核酸采样点到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效能全面提升。

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内,“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全天候运转。

6个实验室,日均检测总量18万管。

核酸采集→专业冷链运输→样本送达实验室→分发整理→检测

进仓后

单批次样本最快2.5小时出结果

防疫神器——大数据

“流调作战中心”和病毒赛跑

“李女士您好,通过大数据,我们排查到,您在7月28日乘坐过一辆网约车,该网约车司机与一例阳性患者有过接触……”市民李女士在乘坐网约车几天后,接到了这通电话。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在开展流调溯源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南京市公安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成立了“流调作战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工作。通过迅速掌握病人的行程轨迹和接触的人群,争分夺秒掐断病毒的传播路径。

坚持“不误一刻、不漏一人”的原则,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以最快速度拓展病例接触网,将所有密接和次密接人员排查出来。

流调中心成立以来,打破了原有市、区、社区三级指令传递的模式,实行前后方联动、扁平化调度。

流调作战中心牵头负责行程溯源、电话回访、前方3人小组实地调查,见面核查。此外,流调作战中心也与各区的隔离转运工作专班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已转运集中隔离人员2.5万人。

防疫神器——电子门磁、动态体温贴

保障你我都健康

一个小区会同时有多个居家隔离的家庭,如何来监督这些家庭有没有闭门不出呢?靠网格员日夜蹲守肯定不现实。电子门磁就能解决这一难题。

电子门磁是一套来探测门有没有发生位移的系统,如果隔离人员打开大门,门磁会立刻“知晓”,此时就会有一条由门磁居家管控平台生成的报警信息,发送到网格管理员的工作手机中,提醒注意、追踪这户隔离居民的开门行为。

而动态体温贴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持续、动态监测体温,如遇体温异常会自动提示并将信息无线传输至绑定的手机,实现体温的实时监护。

目前,全市所有居家医学观察场所都加装了电子门磁,并尽可能使用动态测温贴。市民政局表示,这些措施不会泄露居民个人隐私,请市民放心。

特别提醒,居家医学观察要求做到足不出户,如果居家观察期间被隔离人员擅自外出,将从外出那天起重新计算14天居家观察时间。

防疫神器——无人车

助力封控小区 “最后一公里”

在禄口街道封控区陆纲社区翠屏城小区,有两辆无人车在持续运作,它们主要负责给小区内需要帮助的居民运送米,面,油,蔬菜等,在小区内由指定的工作人员作为引导,根据工作人员轨迹

往相应楼栋。既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又让志愿者能少跑“最后一公里”!

防疫神器——交通引导机器人

替代前线工作人员,提高过检率

“各位司机朋友,请提前扫码,准备健康码、行程码。离开南京的朋友,需要准备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

8月3日下午,在宁洛高速曹庄查验点现场,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一声声亲切的提示音穿梭在排队离宁的车辆中。

声音的主人,不是交警,不是志愿者,而是第一天上岗的移动交通引导机器人——小萃。 

这款引导机器人可以替代前线工作人员精准搜集排队车辆及人员信息,提高过检率,而且循环播放音乐,也能舒缓驾乘人员在等待过程中的焦急。

这些小家伙不用戴口罩、不穿防护服、24小时不休息,目前已经开始为200余名隔离人员提供服务。

防疫战也是科技战!

当前,疫情防控正在吃紧阶段,只有进一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样的新科技运用其中,我们才能掌握与病毒较量的主动权。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审核员:张超 王会敏 张清雅 杨兰 缪露
  • 责任编辑:缪露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