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曾经的“内地第一高楼”,见证南京40年蓬勃生长

2018年08月17日
 

建成之初的金陵饭店。姚克慎摄

现在的金陵饭店。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1983年5月建成的南京金陵饭店,以110.4米的高度摘得当时“内地第一高楼”称号。它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打破封闭、展开中外合作的一个典范,标签意义鲜明。

  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高楼大厦已不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但以金陵饭店为原点,沿着时间的纵轴,却可探寻一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深刻变迁。

  “内地第一高楼”刷新城市形象

  “改革开放当年,入境旅游的国外游客骤增,达1200多万人次,比1977年的312万人次多了几倍。国外游客剧增导致饭店、宾馆供不应求。1978年12月,国务院研究批准立项建设6家旅游饭店,包括北京建国饭店、长城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华亭宾馆、虹桥宾馆和南京金陵饭店。”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在他的一本专著里如是描述。

  1979年8月4日,国旅南京分社与新加坡华商陶欣伯签订建设金陵饭店合同,选址新街口,谓之“中心开花”。

  金陵饭店由香港巴马丹拿设计事务所设计,杨廷宝、刘树勋、童隽等我国建筑界大师也付出不少心血。整体设计方案经过6次经济效果的分析对比,最终敲定,建37层高楼。而当时,南京最高的丁山宾馆,也不过8层。

  南京3个月内拆除16986平方米旧城建筑。负责金陵饭店施工的南京市第一建筑公司因为缺乏高楼建设经验,最初建一层需21天,后来技术不断优化,工期缩短至9天、7天、5天。

  成志明陈述细节:金陵饭店37层楼的静重压力为5.5万吨,在1100多平方米的面积内,工人们打下脚盆大小的混凝土桩314根,地基上浇筑两米多厚的混凝土。建成后测试发现,楼面102米标高垂直偏差最大才3.1毫米,相当于半颗米粒,是允许偏差25毫米的1/8。

  1981年10月21日,金陵饭店封顶;12月29日央视报道时将它与葛洲坝水利工程、宝钢一期工程等并列为1981年国民经济建设成就之一。

  金陵饭店开创多项国内“第一”:第一高楼、第一座高层旋转餐厅、第一个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第一座12层室内大型停车库、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管理的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饭店……

  1983年10月4日,金陵饭店正式开业,似一朵流光溢彩的花,盛开在新街口。人们争相前来“观光”,璇宫门票3元一张,提前一周售票,一天4场,场场爆满。

  2013年10月,金陵饭店建成30年后,二期工程——亚太商务楼竣工。这幢仍由巴马丹拿国际公司担纲设计的242米高楼,既有传承,又有创新,集酒店、智能写字楼、大型会展和精品商业设施于一体,吸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企业入驻,楼宇经济风生水起,不断增强新街口商圈的带动辐射力和总部经济实力。

  出城墙拥长江颜值更高内涵更深

  金陵饭店建筑的迭代升级,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南京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经济增效提速的生动缩影。

  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从事南京城市规划设计管理超过30年。在他眼里,这40年描摹的城市蓝图,都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深化同步,顺应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南京市规划局1978年成立,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们的发展紧贴改革开放的脉搏。”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南京制定《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优化工业布局,着重解决城市住宅困难和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基本局限在城墙范围内,以速度和效率“补课”。金陵饭店之后,南京建起全省第一座城市道路立交——中央门立交,以及当时全省规模最大、配套齐全的新型住宅区——南湖新村。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针对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老城的状况,南京提出“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发展策略。2001版城市总规形成“一疏散三集中(疏散老城人口和功能,人口向新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一城三区(河西新城区,东山、仙林、江北三个新市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以北极阁爆破拆除居民楼和外秦淮河综合整治为标志,南京拉开“显山、露水、见城、滨江”的城市更新大幕,从聚焦秦淮河到放眼扬子江,格局更大、发展更优。2015年国务院批复成立江北新区,标志南京从“跨江发展”走向“拥江发展”。

  “南京城市建设已从较为粗放的外延扩展转变为精致的内涵发展。”南京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流说,通过统筹城市历史人文、环境风貌、地区特色、产业、社会发展、建筑功能和形态等因素,南京完成200多项城市设计,覆盖面积约584平方公里,中观和微观层面愈加精细和精致。

  适时转换城市发展动能,南京的角色定位步步抬升。从198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江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1991版与200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再到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则顺应“国家中心城市”的全新定位,肩负起更高的使命担当。

  坚守与“留白”更添厚度与温度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城市,南京严控城镇建设行为,将集中的城镇空间面积限定在市域总面积的30%以内,划定城市生态控制线与城市绿线,锚固城市生态骨架。同时建立规划留白机制,建立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土地开发也从以增量为主转向更关注土地使用绩效和功能转型,存量改造、低效挖潜和乡村减量力度逐步加大。

  有2500年建城史的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平衡历史文化保护和快速的现代化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南京迈过被动保护的坎,走出主动保护的特色路径。

  1984年10月编制完成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方案》,在国内率先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形成完整体系。对近现代重要建筑的规划保护,逐步摸索出“找出来、保下来、亮起来、用起来、串起来”的做法。保护不限于城墙和文保单位,还扩大到民国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村落和非物质遗产。以沿江、沿明城墙、环玄武湖、环紫金山等为带型区域,老城南、颐和路公馆区、幕燕风光带等为片区的高品质魅力空间体系逐渐成形。

  眼下,南京又以“人文绿都、美丽古都”战略为引领,提出保护“襟江带湖、山水相依、龙蟠虎踞”的古都山水形胜、加强历代都城格局的挖掘和保护展示、重点保护老城等“升级版”思路。

  漫步南京城,不时可感触“山、水、城、林”的风貌特色,“绿、文、城、人”特色要素有机互动交叠,好一幅“江南山水韵、古都文化魂、国际现代貌、活力宜居城”的画卷!

  叶斌体会深切,这些年南京更关注城市特色和品质,关注人的感受和社会需求,“规划技术指标的选取更有体感和温度”。

  在寸土寸金的老城见缝添“绿”,设定“出行300米、步行5分钟的绿地可达性达到95%以上”目标,“开门见绿、推窗见绿”渐成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建慢行系统缓解人车矛盾……接下来,南京将把住房、交通、环境、公共服务等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提高城市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性。

  公共服务配套向农村延伸,2015年南京出台覆盖全域的城乡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未来南京的乡村还将构建“新市镇—一级社区—二级社区”三级公共设施配套体系。

  “舒筋活血”地下“长”出“新城”

  南京城市能级的提升,离不开日益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支撑。40年间,水、陆、空交通谋略酣畅大气——

  发展江海、江河、水陆、水铁联运,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内第一内河大港的优势得以彰显,形成国际性、多功能、江海联运、海运直达的国家级沿海主枢纽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设的禄口机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干线机场、江苏唯一的千万级机场,已逐步成为现代化国际机场。

  构建陆港、空港、海港和信息港等“四港合一”的枢纽都市,构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路面公交等一体化、高效率、高品质的公交都市和高机动性与高可达性的畅达都市,“畅达、绿色、和谐”的南京立体可触。

  在城市内部,从“经三纬八”主要干道网到“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高快速路和“经六纬十”主干路,再到“小街区、密路网”,道路路网里程、密度也不断提高。

  地上与地下空间的勾连纵横也写下精彩篇章。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黎庆,见证并参与南京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十字”形骨架到“网格”,再到“网格+放射”的演变历程。

  南京上世纪80年代初即筹备轨道交通建设,率先在我国二线城市中构建大规模轨道交通网络。黎庆给出数据:从2005年地铁1号线开通以来,至今已开通10条线路,总规模378公里,车站174座,居全国第四位。

  南京地铁1号线是城市南北向的主要客流走廊,开通初期客流达15万人次/天。2010年5月28日,地铁1号线南延线、地铁2号线一期及2号线东延三线齐开,进入“十字”交叉准网格运营时代。

  进入“十三五”,南京先后开通衔接安徽和县、高淳、溧水线路,并筹划至镇江句容、扬州的都市圈城际线路。去年,4号线、S3宁和线、S9宁高线开通运营;今年5月,S7宁溧线开通运营。

  南京成为国内首个区区通地铁的城市,轨道客运量占城市公交客运量55%以上,中心城区拥堵逐步缓解,城市格局进一步优化。地铁累计完成投资1500多亿元,据测算,拉动GDP约4000亿元,综合贡献率超过9000亿元。

  40年精心规划和建设,为南京赢得更高城市综合运行效率。这折射出改革开放这一时代大背景下,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汪晓霞

  延伸阅读>>>

  南京行政区划调整“路线图”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围绕经济建设、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行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1983年,原属镇江地区的溧水、高淳,划入南京市。南京市域面积由41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6500多平方公里,人口由373万增至448万。

  1995年,南京冲出城墙、扩大城区、建设大都市,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涉及城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主城6个区的面积,从原来的76.34平方公里扩大到186.73平方公里,市区从947.31平方公里扩大到975.76平方公里。

  2000年,江宁撤县设区,南京市辖11区4县,市区面积扩展到254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加到356.06万人。

  2002年,江北地区4个区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浦口区和江浦县,设立新的浦口区;撤销大厂区和六合县,设立六合区。经过行政区划调整,河西新城的规划范围基本全属于建邺区,使行政区与规划区大体一致,有利于新城开发建设。

  2013年,南京市区县级行政区划再次调整:撤销秦淮区、白下区,成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下关区,成立新的鼓楼区;撤销溧水县,设立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高淳区。前者是为了优化城市布局,整合城市资源优势;后者是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汪晓霞徐冠英

  开放协同,“朋友圈”越来越大

  主城、副城、新城跳跃布局、有机串联,现代化国际性新城与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提升了南京的品质内涵。而在外延上,南京建设都市圈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朋友圈”。

  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江苏的宁镇扬淮与安徽的滁马芜宣,虽然行政隶属两省,但是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缘相亲。2001年都市圈成员首次坐到一起商讨协作共建后,南京都市圈协作会议一开17年,成员最初包括宁镇扬、马滁芜,2016年淮安、宣城加盟。围绕中心城市南京,南京都市圈冲破行政壁垒,从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进而升级到产业布局协同、生态环保共治,合作层次越来越深入。

  南京是全国性综合枢纽城市,以南京为中心,围绕基础设施一体化,都市圈城际铁路、公路、水运、跨江通道等交通方式紧密衔接。铁路以南京站、南京南站、规划中的南京北站为核心,正协调推进南沿江、北沿江高铁、镇宣铁路、扬马铁路和京沪高铁宁扬联络线,以及宁扬、宁淮、宁蚌、宁滁合、扬马等城际铁路,形成高铁、城铁、市域快线三层体系,无缝链接南京“井”字放射的地铁网。马鞍山轨道交通1号线主动与南京8号线规划对接,宣城开展连接高淳城际轨道的前期规划。

  都市圈产业协作逐步扩大。南京的金鹰、金陵饭店在马鞍山、淮安等城市开分店或输出管理。和县是南京“菜篮子”基地,江苏省人民医院将在和县建分院。南京外国语学校在淮安建分校。去年,滁州市把与江北协作列为1号议案,规划“一园三城”、共4379平方公里对接江北新区,其中汊河产业园与浦镇车辆厂合作,引进南京车辆零配件企业近80家。马鞍山规划宁丹科创园对接南京综保区,南京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在马鞍山建立研发平台。

  • 来源:新华报业网
  • 审核员:张超 丁永龙 王会敏
  • 责任编辑:葛梦梦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