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南京

南京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接连“上新” “空中路网”让飞行更有保障

2024年08月23日

近期,南京市出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在全市划设1500平方公里以上空域,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如何才能保障“空中高速路网”的繁荣和有序?目前,南京相关部门、企业正积极推进全市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平台计划在下月上线试运行。

近日,在南京市公路集团无人值守机场,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此次飞行采取“一机多用,融合飞行”的方式,覆盖主线、跨江大桥、收费站、光伏发电储能设施等场景,是对“低空+巡检”的具体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公路资产智能化管理能力。

 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营运管理部工作人员赵汗青告诉记者:“通过在全线布设多个无人值守的机库,以及多部单兵作战的无人机,我们对公路集团(绕城高速)栖霞互通(立交)的光伏进行了每日的巡检。同时这条航线还对南京绕越高速四桥段进行了高速公路的巡检,在夜间等光照条件不好以及拥堵等特殊情况下,通过无人机巡检,可以更好地发现现场交通运行的异常情况。”

在“低空+运输场景”方面,南京也有全新尝试。七月,全国高速公路首个通行卡调配场景在南京成功试飞。随着无人机的起降,在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科学园站,500张通行卡完成了从科学园B站到科学园A站的调配。

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经理纪孟表示,以往是通过人工清点和装箱,通过车辆运输进行调拨。从科学园B收费站到科学园A收费站,用时在6到10分钟左右。现在公司使用了南京本土企业拓攻机器人新研发的运鹏600无人机,只要2分钟就能将500张通行卡快速送达目的地。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服务和管理也逐步跟上。目前,南京市交通集团已组建南京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打造全市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将以“双平台”为运转载体,即1个低空飞行服务平台、1个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其中,飞行服务平台包括低空无人机服务管理、有人机服务管理、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服务管理、应急协调等模块,涵盖飞行计划申报、空域动态管理、低空气象服务等功能。数据平台则能够实现汇聚和整合各类低空数据资源,加强全域数据治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保障低空飞行服务体系。

 南京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晴表示:全市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平台主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运营企业和个人用户,主要职能是对全市低空飞行活动的规范和服务。未来运营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平台上报飞行的活动计划,线上查询相应的气象等。平台预计在九月底完成关键功能的上线运行,实现首个与省级平台联调联试的市级平台的建设阶段性目标,在年底完成平台全部功能的开发。

通过“双平台”驱动,市级飞行服务系统平台将实现与省级飞行服务管理平台数据交互、高效联动,保障低空飞行活动有序开展,支撑交通管理等部门行使管理职能,具备市域低空有人、无人运行监控、管理与服务能力,实现空中“有路网”,低空飞行更有保障。

  •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
  • 编辑:缪露 李雨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