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焦点

江苏战疫观察:经霜黄花分外香

2020年10月29日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很多人都说,今年的中秋国庆,恰似补过了一次春节。如果要问这个“春节”哪个地方最火?江苏,无疑要上榜了。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信息,长假期间江苏全省接待游客4663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512.6亿元、居全国第一。并且,这两个数字都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2%和71%。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愿意到江苏来玩,更愿意在江苏多消费,说明了啥?只有防得住,才能放得开。而能够放得开,才能更吸引人。

数千万游客的选择和体验,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把评判的尺子。

01

疫情防控,这根弦真是丝毫不能放松。

中秋国庆长假刚过,10月11日山东省青岛市就报告新增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判断3例无症状感染者与青岛市胸科医院相关联,而该院部分独立区域承担着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

两天前,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对“应检尽检”人员进行定期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根据喀什地区全员核酸检测的结果,截至10月27日17时,该地区现有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78例。

这些接二连三的消息,无疑给秋冬季疫情防控敲响了一记记警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真的是哪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大意。

作为山东的近邻,江苏各设区市几乎是在山东发布消息的同时,就向各地社会公众发布了紧急提示。而喀什出现无症状感染者后,江苏各地也是第一时间提醒公众如何防范。

譬如,南京市就提醒,9月27日以后自青岛(含旅途中转)来宁返宁的所有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及单位报备相关情况,主动配合辖区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或14日内曾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就诊的人员,同时还应主动配合做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等措施……总之,江苏各地反应很及时,动作很果断,措施很周密。

而江苏老百姓,同样自律并且他律。举个例子,笔者有个朋友,国庆去青岛旅游两日。当在手机上看到这个提示时,还在省内某地出差的他,晚饭都没顾得上吃,当即就近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向单位负责人报告,立即终止公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这种自律确实值得提倡和表扬。

眼下,海外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让人头疼的是,单日新增和累计确诊两个数据还在不断创出新高!用“恐怖”来形容这些跳动变化的数字,恐怕一点都不为过。

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境外输入病例恐怕仍会时有出现。要做到“防得住”,确实需要耐心、细心、恒心。

笔者注意到,尽管江苏自今年3月中旬确诊病例“清零”以来,防控形势一直保持稳定,但这个省从未放松“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根弦。梳理媒体报道,近段时间,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在多个场合和重要会议上,都对秋冬季疫情防控“敲警钟”,要求“继续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同时强调,“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呼吸道传染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的确,随着秋冬季来临,流感等病毒和呼吸道疾病又到了肆虐的时候了。倘若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疾病与新冠病毒叠加,则防控的难度势必会进一步加大。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在秋冬季疫情考验来临之际,全社会都需要保持这样的警惕和小心。

听说,最近打流感疫苗有点像春运抢票,号源较为抢手。按照优先顺序,医务人员、养老机构及福利院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等属于重点场所人员,优先保证他们的疫苗供应,关乎社会大局,百姓大众也应该能理解。笔者想,更多的普通人,未必都需要疫苗,完全可以通过做好个人防护来远离这些传染性疾病。

不妨举个例子。媒体报道说,近期南京多家医院的门诊统计显示:跟往年相比,今年流感、手足口病的患者明显减少。南京市儿童医院一位主任医师表示,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较往年减少五成左右。专家分析认为,这和大家疫情期间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都可以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疾病传播。

被疫情“逼”出的卫生习惯,既然有这些意想不到的好处,何不继续保持呢?

同样,社会这台大机器的各个环节也都应这样“继续”,继续一丝不苟做好国外入境人员服务管理,继续做好信息公开和提示提醒,公共场所继续对戴口罩、清洁、消毒等严格要求……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02

中秋国庆长假,一则不是新闻的“新闻”,在微信圈里狠狠火了一把。

有网友在个人公号发文“看完江苏高速服务区,彻底‘傻眼了’”,并且贴出了一系列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照片。照片显示,这些服务区有的俨然大型购物中心,有的和公园、景点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引来全国网民羡慕。网友们有的评论说“感觉自己就像刘姥姥来了大观园”,有的说“真久久回不过神,一直以为全国的服务区是有个便利店再带几个餐馆配个厕所那种”,有的直接表示“还去啥景点?在这里逛一圈,购物,吃喝,回家”……

其实,这还真算不上是“新闻”。

据江苏主流媒体后续报道,参与投资运营高速公路的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早在几年前便开始谋划服务区的转型升级,要求经营10年以上的服务区全部进行功能改造,提升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2016年10月,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宁沪公司率先出台服务区经营模式改革“3+3”方案,决定对全线六大服务区探索两种经营模式:经营权外包,采用“外包+监管”的模式;自主改造,采用“平台+拓展”的模式。改革创新之下,民营资本等活水源源不断引进来,商业模式也随之不断创新。

 从服务区到“旅行综合体”,这一步已经成功跨出。说实话,这还真不是网友们羡慕的“苏大强实在是太富了”。精明的投资专家已经算好了一笔账:目前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人均消费水平为11元,如果人均消费达到50元,那么还有好几倍的盈利空间!笔者直觉,这个目标应该很快就能实现。

有这样的“旅行综合体”,江苏的高速公路沿线,想不美都不行。但如果要说到“让人傻眼”之美,江苏的沿江、沿大运河、沿海,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不妨一一道来。

首先是沿江。长江横贯江苏东西400多公里。江苏境内的长江有多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读一读这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就明白了。

笔者注意到,为推动长江大保护,近两年来江苏每半年都要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组织相关部门和地方的负责人沿江实地考察,实打实推动生态保护、岸线治理、产业升级等具体工作。实际上,近年来江苏沿江地区正发生着脱胎换骨式蜕变。举几个刚刚打听到的数字,沿江八市关停化工企业3110家、化工园区(集中区)减少10个,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生产企业关闭退出107家,累计腾退生产型岸线47公里,新增复绿面积8592亩,沿江100米范围内造林绿化1.3万亩,生态型岸线占比提高至62.1%……数字背后是执着,更是坚持。

最近,江苏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在常州召开会议,娄勤俭、吴政隆作为这个小组的第一组长和组长,不仅全程参加会议期间的沿江实地考察,而且都在会议上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让长江江苏段焕发生机、泽被后世”“努力建成长江流域‘最美岸线’”“在破解‘化工围江’难题中,迎来‘绿色蜕变’‘华丽转身’”……主流媒体报道中这些振奋人心的话语,让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江两岸未来之美。

再说说大运河。

千年运河肇始于江苏。大运河江苏段690公里,纵贯江苏南北。隋炀帝看琼花、乾隆六下江南等历史传说,让大运河自古就成为传奇。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也造就了扬州、淮安等地历史上的富庶繁华。目前,历史和文博专家们都一致认为,江苏段作为大运河的核心段,是全线历史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河段。

笔者一个外省朋友说,这两年江苏运河沿线亮点很多,确实值得好好游玩鉴赏。其实他不知道,大运河江苏段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至今还承担着它最初的交通运输使命。很多人可能不敢想象:大运河邵伯船闸的年吞吐量甚至超过了长江三峡!9月15日,邵伯船闸船舶吞吐量达到114.5万吨,创下我国内河船闸日船舶吞吐量新纪录。

很多江苏人都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大运河对于江苏人来说,其感情决不亚于长江。所以,千方百计保护大运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人是带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真感情去做的。笔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并且高标准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标志性工程,花再多的代价都没皱眉头。前不久,2020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再次在有着“运河之都”美誉的扬州举行,这也是扬州连续第14年举办这样的论坛。尽管受疫情影响,很多外国嘉宾不能前往,但都发来视频表示祝贺。娄勤俭、吴政隆也专程到扬州会见出席论坛的嘉宾。“讲好中国运河故事,让这一‘流动的文化’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笔者对娄勤俭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也打心眼里认为江苏人讲中国运河故事是够格的,也一定能讲好这个故事。

再把目光投向江苏沿海,那一望无际的黄海滩涂。

通过主流媒体报道,笔者注意到,前不久娄勤俭再次沿着江苏沿海实地走了一遍。这次是由连云港往盐城从北向南走,如果加上上次在南通从南向北走,三个月的时间里,娄勤俭已经完完整整把江苏海岸线察看了一遍。如果没猜错的话,关于江苏沿海发展的一盘大棋,已经呼之欲出了。

说实话,江苏海岸线虽长,虽然沿海各种资源都颇为丰富,虽然黄海滩涂总是能不断神奇地“长”出新土地,但沿海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且不说重量级的港口和产业集群,就连海滨旅游都没热起来。倘若哪个朋友说要去江苏沿海某城市看海度假,大家一定会认真劝他,还是去外省吧。

笔者留意娄勤俭这两次不同寻常的沿海行,对他作出的江苏沿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的判断,非常赞同。关注江苏的经济学家们则普遍认为,娄勤俭提出把沿海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确实是把准了江苏之“脉”。有专家分析,娄勤俭强调以世界性眼光高起点布局,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如果真能做到这样,江苏沿海则不仅会成为支撑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而且会成为江苏最有特色、最为迷人的美丽风光带。

江苏的“十四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的调研和起草编制之中,相信江苏沿海的美丽风景正在速速赶来的路上。

在黄海之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想都很美。

03

来说一篇传得较火的网文。

《在南通,我遇见了这样的官员》。这是一篇记录文章,叙述的是读库基地落户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由开发区搬到南通苏锡通园区的过程中,发生的点滴甚至有些琐碎故事。文章娓娓道来,展示了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人的工作交往。虽然有些絮絮叨叨,却真挚感人。

文章最后,作者这样写道,“落地南通的这半年多,我们结识的当地领导、公务员,加起来也有二三十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少强调自己的职务、职位,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要为你们服务好’,并且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问题,或者以朋友的身份分享某些好事;不需要刷存在感的时候,就隐身不见。南迁之后怎么样?洛阳亲友如相问,我愿意把上面这些故事讲给他听。” 

读库基地突然落户南通,在爱好读书的群体中影响其实挺大。个中情形就不去细说了。出版界的朋友告诉我,经过这件事情,南通这座城市,让爱好读书的人禁不住莫名感动。但笔者想,像读库基地落户这样的事情,其实在江苏并不算得什么,在内心秉持“我们要为你们服务好”的政府工作人员实在是太多,甚至连省级领导干部都甘当这样的服务员。

有一场午餐会,有必要说说。

10月10日,娄勤俭在苏州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了解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发展运行情况,听取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从媒体报道中,笔者注意到,参加座谈会的都是苏州本地民营企业,其中既有江苏沙钢、波司登这样的老牌制造企业,也有恒力集团、亨通集团、东山精密这些近年来飞速壮大的实力派,还有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能讯高能半导体、弘森药业、莱克电气、亚盛药业等高新技术新锐。

据说,座谈会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中午近一点。于是,娄勤俭又邀请企业家餐叙,继续进行交流。一位参加午宴的企业家告诉笔者,坐的是传统大圆桌,吃的是四菜一汤盒饭,喝的是矿泉水,但大家感觉非常好,没想到娄勤俭书记记忆力那么好,吃饭时竟能对大家座谈时提出的建议一一回应,而且他还十分健谈,讲了很多亲身经历的与外商、与知名企业打交道的故事,鼓励大家放手去干。

听这位企业家描述,笔者虽无法感同身受,但也能想象当时的温馨场景。新闻报道中,娄勤俭强调的“理直气壮”,发人深思。“为企业做好服务是政府的职责,企业要求政府做好服务天经地义,只要处理好‘亲清’关系,企业找政府帮助解决问题、政府支持企业发展,都要理直气壮。”

这不是大话,而是大实话。

在笔者的印象中,这已经不是娄勤俭第一次说这番话了。梳理媒体相关报道不难发现,这些年,娄勤俭、吴政隆等江苏省领导,每次下基层调研几乎都要去民营企业车间厂房看看,每年都要召开几次民营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企业家遇到难题也都会亲自帮助协调解决。有人感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这么日积月累而来的。

作为实体经济大省,江苏民营企业近年来的稳健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截至去年底,江苏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9%,创造了近6成城镇新增就业、近7成税收直接征收额、近7成全社会投资、8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成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有90家民营企业入围,入围企业数在全国排第2。

04

江苏人最牵挂的教育,在这个秋天里有不少“春消息”。

9月底,教育部和江苏省在南京召开了一场较为重要的会议。会议名称很长,叫“部省共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启动大会”。什么意思?笔者理解,就是教育部支持江苏,与江苏共同在苏锡常都市圈试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今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路子。

很显然,教育部对苏锡常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寄予了很大希望。相关报道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改革开放以来,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一直扮演着“改革风向标”。他希望苏锡常都市圈“围绕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等五个重点任务,在‘十四五’开局阶段定好总目标、踢好‘头三脚’、谋好新长效,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样板’。” 

笔者一直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为以后从事某个职业打牢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多数普通高校都可以冠以“职业”二字。同理,职业院校,也完全可以在校名上删去“职业”二字。而不管学校叫什么名字,畅通更多通道,提供更多机会,让孩子们能够自主选择人生道路,能够自主规划职业生涯,这才是教育的最好模样,也一定会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全力发展具有江苏特色、一流水平、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会议致辞中,娄勤俭这句话虽简短,但内涵显然很丰富,也给人更多希望和期待。

的确是看到了希望。最近,娄勤俭到苏州调研高等院校,不仅来到已有120年历史的苏州大学调研,而且还考察了建设中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信息量颇为丰富。

首先是苏州大学。这所近年来在国内进步速度最快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各类在校生已逾5万人,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正越来越大。据透露,苏州大学近年来不断扩大在江苏的招生规模,2019年扩招370人,江苏生源比已超过了一半。这也难怪会受到娄勤俭的青睐。他希望苏州大学“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推动优势学科在全国保持领先,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孩子能考进苏州大学,估计不少江苏家长已经很高兴了。倘若能进南京大学呢?是不是会笑醒?

从电视新闻上看,娄勤俭考察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太湖岸边,由南京大学与苏州市合作共建。笔者了解到,这所新校区近期规划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学生12000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硕士研究生4000人、博士研究生2000人,远期规划招收20000名全日制学生。怎么样,数字喜人,是不是看到了希望?

对于这所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娄勤俭显然也是寄予厚望。他要求,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和江苏发展需要,坚持教学与科研融合、理科工科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高标准推进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努力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学校区。

请记住这个关键词,“江苏发展需要”。笔者想,这个需要不仅是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发展层面的需要,或许也包括“让江苏的学子拥有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的需要吧。

江苏的孩子们,加油! 

05

年怕中秋月怕半。

三季度已过,各省市纷纷亮出成绩单。江苏怎么样?

最近,江苏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7380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2.5%,高于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 

笔者还打听到,前三季度江苏还拿下不少“全国第一”:城镇新增就96.5万人、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实际使用外资220亿美元左右、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82件、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均居全国第一……这样的“第一”在细分领域还有不少。

其实,江苏保持这样的速度,拿了这么多第一,在经济学家看来属于意料之中。一些专家认为,江苏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今年以来江苏各地重大项目推进势头不减,前期大力推进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又迎来发展机遇,加上外贸外资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这样的态势下,保持“稳中有进”自然是水到渠成。而在今年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按照这一态势顺利推进,江苏完全可以完成年初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笔者了解到,对于2020年的发展,江苏不少设区市是摩拳擦掌想要实现一些“小目标”的。譬如有的市想实现GDP超万亿元,有的市想超2万亿元,等等。是不是要加把力气冲下刺?据说,娄勤俭还是叮嘱各地,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为指标而指标,而是要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他还多次敲警钟,提醒在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叠加压力下,一些地方“唯GDP”思想可能有所抬头,结构调整的力度有可能减弱,招商引资的门槛有可能降低,甚至不时还发生偷排偷放的现象,这些都是安全环保的潜在风险。

其实,前三季度,江苏在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领域的成绩也同样可圈可点。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江苏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持续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1—9月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优良天数比例80%、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国考断面优Ⅲ比例79.8%、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可谓再创佳绩。在安全生产领域,对30家化工园区和2608家化工企业开展“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把“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整治任务统筹推进,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大幅下降,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痛过的人都知道,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是须臾不可松懈的底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宁愿慢一点,也要把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这道坎迈过去,也要完成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这项重要任务。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大气魄。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实际,普通百姓也不会太关心一地的GDP,而更在意与他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也真的不必去纠结这些数字,而是要多关心关注百姓身边的事。

还是诗人说得好,“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眼下正是秋收大忙。江苏夏粮已获丰收,总产达到275亿斤,比去年增产3.43亿斤。今年特大汛情之下,秋粮会怎么样?

不妨透露下笔者打探到的内部消息:江苏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了48.5万亩,保守估计全年粮食总产将超过741亿斤。

丰收在望。天道酬勤。

  • 来源:交汇点
  • 审核员:张超 丁永龙 王会敏
  • 责任编辑:潘容

你可能还喜欢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