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网络作品)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对送评作品进行公示。具体目录见附件。
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2月15日至2月21日),如对送评作品有异议请向集团宣传管理部反映。
集团宣传管理部电话:84631309,13851499986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2022年2月15日
附件:
编号 |
网站名称 |
作品题目 |
参评项目 |
部门 |
1 |
南京广播电视网 |
和平必胜 |
新闻专题 |
融媒新闻中心 |
2 |
南京广播电视网 |
时光绵延六十年 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
新闻专题 |
教育发展部 |
3 |
南京广播电视网 |
禄口派出所的除夕“故事” |
新闻专题 |
教育发展部 |
4 |
南京广播网 |
全国首例!共护“微笑天使”这个立法今天获批了 |
消 息 |
融媒新闻中心 |
5 |
南京广播网 |
大地珍珠 |
新闻纪录片 |
融媒新闻中心 |
6 |
南京广播网 |
我先留下! 从137到93…… |
消息 |
融媒新闻中心 |
作品标题 |
和平必胜 |
评选项目 |
新闻专题 |
|||||
专门项类别 (可选填) |
重大主题报道( )国际传播( ) 典型报道( ) 舆论监督报道( ) |
字数 时长 |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集体(名单附后) |
编辑 |
集体(名单附后) |
|||||
原创单位 |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
刊播单位 |
南京广播电视网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热点专题 |
刊播日期 |
2022年12月13日9时40分 |
|||||
新媒体作品填报网址 |
||||||||
采编过程 文字简介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阐述和平的重要性,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在世界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和平必胜”网络专题的推出更具时代意义。主创人员大胆创新,除主页面采用双层拼接方式外,各二级页面也分别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主页面呈V字形,契合“必胜”主题,左斜线选用了幸存者铜脚印图案,右斜线为和平鸽形状的手的图案,一手一足意为纪念手足同胞,亦指人类命运共同体。二级页面包含历史与和平元素且暗藏玄机:城墙中嵌入《城殇》微纪录片;幸存者照片拼成了1213图形,数字中间的点用滑落的泪滴代替;书架上的图书就是链接入口;一片紫金草花瓣对应一个作品;和平的森林体现南京作为和平城市的特色…… 该专题历时一年,内容涵盖南京大屠杀历史和相关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300多篇稿件。记者查阅了海量资料,根据各页面主题编辑制作了相关稿件,并进行了大量采访。8月策划了“声音的诉说”朗读活动,招募85位志愿者朗读85个历史片断。所有朗读稿件均经过专家审核,确保了权威性。活动还邀请到纪连海、今波等名人的加盟。该专题上线后好评如潮,网友纷纷留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网页作品触达人数超过500万。 |
|||||||
社会效果 |
该专题推出后,社会反响强烈,网页里的作品被大量转载。《声之诉》页面中的朗读作品同步在“牛咔视频”发布,同时登陆“学习强国”平台。镇江市教育局还专门下发通知,把这批朗读作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全市大中小学推广,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也将适合少年儿童收听的部分作品通过校园广播站广播。还有单位将这些作品作为党员学习的内容,“南京人防”“镇江教育发布”等微信号也对部分作品进行了转发。该专题中的新闻视频除在南京广电各频道的新闻节目中播出外,还被央视频、人民号、新华社现场云、今日头条、微博、抖音、“南京新闻”视频号等多个端口转发,部分作品还被中国日报网视频号、北京日报客户端、腾讯视频转载。 |
|||||||
初级评语(推荐理由) |
该专题主题重大、内容丰富,角度全面、结构清晰。历史板块分别从城市记忆、百姓伤痛、经典书籍和志愿者朗读的角度全方位展现历史;现实板块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亲历者后人传承记忆,全社会铭记历史、祈盼和平,南京作为和平城市所做的努力,到国家层面的公祭仪式,层层递进,逻辑性强。该专题互动性强,读者参与度高。点击主页面中线的按键,页面可以左右滑动,分别展示历史和现实两大板块;点击蜡烛可以照亮“足迹”;还可以线上种植紫金草、留言;志愿者朗读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该专题创新性强,画面精美,形式多样,二级页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既有即时新闻又有深度报道,呈现方式包括图文、视频、音频、现场直播、互动等。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3年 月 日 |
|||||||
联系人 |
左宁 |
手机号码 |
13002562453 |
|||||
办公电话 |
025-84631308 |
首屏截图
网页二维码
备注:该网页专题未做手机适配版,建议使用电脑观看。
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网络作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时光绵延六十年 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
评选项目 |
新闻专题 |
||
专门项类别 (可选填) |
重大主题报道( ) 国际传播( ) 典型报道( ) 舆论监督报道( ) |
时长 |
7分27秒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夏璐 沙渺 王帆 |
编辑 |
邓琦 |
||
原创单位 |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
刊播单位 |
南京广播电视网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南京教育头条》栏目 |
刊播日期 |
2022年9月10日16时23分 |
||
新媒体作品填报网址 |
http://www.nbs.cn/tv/njjytt/2/202209/t20220910_629956.html |
||||
采编过程 文字简介 |
江苏省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沈峰,来自南京的一个教育世家,父母、女儿全是教师。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家三代人,在持续60年的时光中,竟机缘巧合,分别成了另外一家三代人的老师。家风绵延,一代代人把情怀与信仰融入教育这片沃土,写下了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记者通过深入采访、细节跟拍等方式,记录下了两个“三代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了教师世家对于教育独特的情怀、对于信仰执着的坚守。该视频于2022年9月10日起陆续在南京广播电视台官网、牛咔视频APP、“南京教育头条”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南京发布”微信视频号、南京电视台《南京教育头条》节目等多平台发布,引发强烈反响,不少网友深受触动,留下真挚感人、正能量满满的留言,互动率创新高。 |
||||
社会效果 |
视频发布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发了大量观众的深切共鸣,主人公朴素、真诚的话语,令不少人印象深刻,并主动扩散、传播,在评论区收获众多点赞、祝福。同时,2022年恰逢教师节与中秋节是同一天,中秋节与教师节的相遇,也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中秋团圆、师德传承的正能量氛围。 |
||||
初级评语 (推荐理由) |
教师世家其实并不少见,本片讲述的也是普通的三代教师的故事,但该作品的亮点在于,把平凡人的故事讲述得细腻且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短片通过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小细节,既让观众看到了令人感动的师德师风,也展示了优良家风在三代人中的传承。作品的全媒体传播效果显著,发挥了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3年 月 日 |
||||
联系人 |
沙渺 |
手机号码 |
13515112001 |
||
办公电话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