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广播电视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时政综合

“AI+智能制造” 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麒麟高新区

2018年08月25日

多家人工智能企业落户麒麟高新区——

“AI+智能制造”,趟出工业转型新路

智能制造是南京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而实现“无人工厂”、“机器换人”,离不开软件和信息服务相关技术。16日,记者随软博会集体采访团走访麒麟高新区,发现该园区将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紧密融合,走出了一条“软硬结合”的新路。

应用“机器视觉”,良品率提升四倍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手机、电脑屏、电视机等液晶面板产品,拿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观察屏幕,看看有没有“坏点”、黄斑、划痕等缺陷。生产企业面对成千上万平个屏幕,显然无法用肉眼判别这些“坏点”。位于麒麟高新区的南京汇川工业视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往检测这些‘坏点’,全靠技术人员盯着红、绿、蓝不停闪动的屏幕进行肉眼辨别,一看就是一天,不仅对视力是极大伤害,产品质量也很难保证。”南京汇川总经理李勃介绍,该公司运用深度学习技术研发了一套“手机屏幕缺陷检测系统”,工人只要“傻瓜式”地输入七个参数,就能把产品的良品率水平要提升四倍以上。“这套系统通过对产品进行不同角度的拍照,然后运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识别,发现与正常部分不一样的区域,从而挑出有损坏的产品。”他说。

这些“机器眼睛”不仅用于液晶面板的生产,其在食品包装、陶瓷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金龙鱼、福临门等著名食用油品牌都用它来检测食用油生产线上盖、贴标签、喷码等工序中出现的瑕疵品。通过深度学习,“机器眼睛”还能“自我进化”,干的活越多,系统的判断就会越来越准确。

中科院人工智能“国家队”落户麒麟

在机器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麒麟高新区还有另外一位“重量级选手”。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是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国家队”,其模式识别实验室早在1987年就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去年,该研究所与麒麟高新区合作,共建了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

“基于结构光的高帧率3D视觉系统,可以实现每秒1000帧的视频处理和高速智能相机功能。这种识别系统能辨别一般人肉眼看不到的动作。比如在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过去需要停下来对产品进行检测,而现在可以边走边对瑕疵进行检测。”研究所高速识别部门负责人顾庆毅介紹,研究院正与我市一家摄像头厂商合作共同研发一款高速智能相机,可以对目标快速识别、追踪和分析,价格预计只有国际上同类产品的1/10。

“毫米级”物流机器人,实现生产环节无缝对接

麒麟高新区不仅有领先的机器视觉公司,在南京汇川同一幢楼里,还有一家物流机器人创业企业——欧米麦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的搬运机器人,不仅能前进、后退、90度拐弯,还能45度斜行、在平面内360度任意方向移动和精确定位,遇到障碍物自动停止、启动等,在狭窄逼仄的空间内实现“毫米级移动”。

“秘密就在机器人脚下的轮子——麦克纳姆轮。”该公司常务副总陆靖介绍,这种轮子由4个或4的倍数的新型轮子进行组合,其中间斜向分布了若干小辊子,通过与地面接触时产生斜向力,多个麦克纳姆轮实现力的组合,可实现直行、横移、斜行、原地旋转等平面内360度任意方向的移动和精确定位,特别适合在狭小环境下的灵活运动。

不仅如此,欧米麦克机器人的负重能力达10吨以上,可以“手脚并用”完成原料与成品的物流输送,实现各生产环节的无缝对接、工序与工序之间的串联衔接,减少人工重复劳动和出错率,提高生产效率。

  • 来源:南报网
  • 审核员:张超 丁永龙 王会敏
  • 责任编辑:邓扬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